第05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专业评估给居民吃下“定心丸”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确保接种无误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1年4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业评估给居民吃下“定心丸”

金秀红
密云区鼓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医师
 

“金医生,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能不能打疫苗?”“甲状腺乳头状瘤患者能不能打疫苗?”……在密云区鼓楼街道一处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金秀红医生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从早上七点半抵达工作岗位,到下午五点钟下班,她要回答患者以及同事提出的无数问题,并对市民能不能接种新冠疫苗给出科学判断。

1992年参加工作的金秀红,有着将近三十年临床医学经验,是密云区鼓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全科医生。2021年元旦之前,接受了专业培训的她,积极投身于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当中,成为了密云区最早一批开展疫苗接种工作的医护工作者,始终坚守在引导居民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工作岗位上。事实上,引导居民签署知情同意书,远不像大家看到的划几个对勾那么简单。金秀红告诉记者,她的工作就是掌握好适应症与禁忌症,帮助广大市民对能不能接种新冠疫苗做出科学评估。

在接种咨询期间,金秀红也曾碰到过很多难题。“有一天,一位自称患有‘成人斯蒂尔病’的患者前来问询,是否可以接种新冠疫苗。这可难坏了我,他所说的病症,我在社区医院从来没有听说过。”面对陌生病症,金秀红本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马上开展知识盲区的恶补,并凭借多年临床经验和患者提供病例,给出专业判断。“患者所患疾病属于风湿免疫性疾病,且正在使用激素类药品,正处于反复发作的活动期,所以我并不建议他当时接种新冠疫苗。”虽然该患者很有接种疫苗的意愿,但金秀红还是提示其暂缓接种,出门做好防护。

金秀红的判断有理有据,让现场很多年轻医生赞叹不已。类似这样的事,每天都在发生。有的患者对自己病情认知不明确,要问过医生,才能安心接种疫苗。而金秀红就像他们的“主心骨”,现场耐心细致的分析讲解,让很多患者打消了心中的顾虑。

一天,一位患有甲状腺乳头状瘤的患者,拿着厚厚的病历来到疫苗接种点,希望医生能给他一个明确的答复。“看着患者期待又信任的眼神,我真的非常感动。”金秀红仔细查看病历、询问病史,判断其甲状腺乳头状瘤恶化程度较低,且现在身体状况良好,适合接种新冠疫苗,就主动安慰患者,“你的病情非常稳定,身体恢复情况很好。放心接种疫苗吧!”有了医生的肯定答复,那名患者明显安心了很多。

金秀红告诉记者,自此疫苗接种人群年龄放开之后,很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前来咨询,他们的病史情况更复杂,金秀红和她的同事们压力也更大了。再加上老年人耳背、视力不好等情况较多,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工作则更需要耐心细致的讲解。听着金秀红沙哑的声音也知道,“一天到晚,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金秀红告诉记者,在这个疫苗接种点,单日最高接种2400剂次,现场工作人员甚至不敢多喝水,避免上厕所浪费时间。

当然,除了现场讲解,在广泛宣传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过程中,金秀红还承担着进社区、进企业宣讲答疑的重任。现场问诊,解答老百姓是否能接种疫苗的疑问。“单场100多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问题,我几乎要一个一个进行解答确认。” 金秀红笑着说,“这可比出诊累多了。”据统计,截至目前,金秀红已完成了3场答疑和4场集中讲课,给数百位心存疑惑的老百姓吃了“定心丸”。

“老百姓的信任,就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认可和支持。”采访中,记者还得知,金秀红的爱人也在基层卫生服务中心从事疫苗接种工作,自2021年1月1日起,两口子分别坚守岗位,每天回家探讨的还是业务工作,正在学习医学的女儿还开玩笑说,“咱们家里都能开防疫研讨会了。”

截至3月30日,密云区已有18.5万人接种了新冠疫苗,宣传动员工作还在紧张忙碌地进行中,而像金秀红这样普通医护工作者们也正不辞辛苦地坚守岗位,为老百姓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本报记者 王路曼 文/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