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彩的艺术呈现,常会为我们打开一个了解世界、体味人生、滋养心灵的窗口。王安忆的《戏说——王安忆谈艺术》,以情理交融的深刻叙写,为我们揭示出艺术的多重蕴涵。
书中的重磅部分,主要集中在观影和探访艺术宫殿的书写上。一方面作家走进影院,通过观看《魂断蓝桥》《雨人》《泰坦尼克号》《廊桥遗梦》《洛丽塔》《苦海余生》《胭脂扣》《半生缘》等影视佳剧,从它们精巧的艺术构思、丝丝入扣的情节设计、栩栩如生的人物塑造里,解析着这些经典影片的艺术风格、叙事方式和演绎技巧,并一一指出它们艺术表现上的优与劣,进而道出它们之所以成为经典的深层次原因。另一方面,作家利用游历和讲学的机会,踏访世界各地的艺术宫殿,迈入卢浮宫、维也纳艺术博物馆、梵蒂冈博物馆、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梵高美术馆、巴洛克艺术博物馆等精美殿堂。凭着小说家的敏锐及独特感知,点评馆中的重要画作、雕塑及古色古香的器物。既解读作品的年代背景,回顾巨匠们的从艺之路,分析他们的代表性作品,同时,也从作品所包蕴的深刻内涵中,揭示其存世的巨大价值和潜在的社会意义。
王安忆以其深邃的文学思辨,展现出对艺术的多重理解。观看《尼罗河上的惨案》等大片,作家不是单纯只分析这些影片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而是意味深长地从同名小说与电影的改编说开去,从它们在叙事手段、表现手法上的异同,归结出“不同艺术门类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的结论。作家由此认为,天下艺术大抵都是相通的,既可以相互借鉴,也可以独自演绎。正所谓“文无定法,艺无止境”,对艺术家包括小说家来说,创作出一部好的作品,其要义便在于,用尽可能精准的表现形式,去诠释无限宽广的思想内核。而流连在米开朗琪罗、达·芬奇、伦勃朗、莫奈、梵高等艺术大师的作品前,作家更是坦言,这种拜谒就像是一种朝圣。书中,王安忆以女性特有的婉约、细腻,精致表达了参观每一处艺术作品时的情感律动和精神启悟。仰望《创世纪》壁画,作家深为它的天庭华丽而叹服,称赞它“即便在今天,色彩亦是新鲜明亮,更毋庸说十六世纪初始,颜料和配方都还有限,可以想像当时的惊艳。”而对于如何鉴赏一幅画作的艺术价值,她也深有体悟地说,“还是要纳入美术史的大背景,才能认识深刻。”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王安忆品读文学经典、观看戏剧表演、聆听音乐演出时的那些篇什。她的艺术思考由浅入深,从文学到戏剧再到音乐,感触良多而又颇具启发意义。赏读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她对比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详细分析了安娜与包法利夫人的人生际遇和命运遭逢,相较二者的个人悲剧,王安忆一针见血地指出,“爱玛的悲剧,远不及安娜的高尚,她只是凡俗的悲剧。” 由此,我们也可以观照出两位文学大师在创作上迥异的美学追求。这也昭示着我们,任何艺术都存在着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把握好了它们的相辅相成,也就为迈向艺术上的至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书名中的“戏说”看似戏谑,实则极富用意。显示出作家用文学思考,去纾解创作困惑,打通各艺术门脉的良苦用心。以此作为考量,正确处理好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无疑将有助于我们把准艺术的航向,创作出契合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
□刘昌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