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旅游
3上一版  下一版4
 
灵山江畔鸡鸣山
千年浙东古运河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21年3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年浙东古运河

 

一说到运河,人们马上会联想到京杭大运河。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个项目中还包含了运河入海水道,就是浙东运河。

浙东运河又叫做杭甬运河,是浙江省境内的一条运河,西起杭州市,跨曹娥江,经过绍兴市,东至宁波市甬江入海口,全长239公里。浙东运河最初开凿在春秋时期,然后到了西晋,会稽内史贺循主持开挖西兴运河,形成西起钱塘江,东到东海的完整水路。南宋建都临安,浙东运河成为当时重要的航运河道。

古时,为了方便纤夫背纤,拖行运河上的船只,顺着运河修筑了纤道。浙东运河古纤道是至今保存最集中、最完好的一段,在板桥到上谢桥之间7公里长的水道上。今天,这条古纤道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纤道以青石条垒筑,傍岸而建或架水而出,石板平铺在纤道上,犹如长长的玉带,蜿蜒伸向远方,给浙东运河带来独特的风景,人们以“白玉长堤路,乌篷小画船”的诗句来形容古纤道的景色。

顺着古纤道,我们来到一片水域,仿佛走进运河历史的时光隧道。这里有古桥群、古牌坊,老石台门、石柱古亭……让人目不暇接。这就是绍兴的运河园。运河园所处的位置,是浙东运河的核心地段,在绍兴西北7公里处。

走在运河园古纤道上,我们会看到路边的石亭。这是当初南来北往的客人临时歇脚避雨的地方。这些石亭是因乡村改造而移建到运河园的。例如东安亭原在马山镇东安村,亭上还有对联一副:陋室一间聊避风雨,行程万里暂歇仔肩。这样的石亭还有闲亭、通济亭、继志亭等等。没有移建仍在古纤道上的有避塘石亭,它始建于明朝天启年间,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运河园修建在古运河两岸,所以园内有许多的桥,有移建过来的古桥,也有按绍兴古桥的营造技法建造的新桥。王城西桥、运河桥虽然都是新建的,但还是有一种古色古香的韵味。同气桥和仙人桥,桥虽小,也是按照古桥营造技艺仿建的,它虽然不如运河桥那般宏大,但是它建在运河的支流上,在初春油菜花盛开的季节,彰显出特有的江南风韵。

运河园中还陈列着许多从乡间收集来的古桥的构件,虽然已经不是整座石桥了,桥梁构件也有了残缺,但是它本身的古朴厚重,浸透了岁月的沧桑。

绍兴运河园是获中国优秀园林古建筑工程金奖的国家水利风景区。上面说到的运河桥是运河园六景之一的“古桥遗存”,其他还有“运河纪事”、“沿河风情”、“浪浆风情”、“唐诗之路”、“缘木古渡”五个部分。

“沿河风情”是集水乡风物,聚风俗民情的精华,展现在这里的有古纤道和移建在此的古宅、牌坊和古碑,这里的老台门是明清绍兴台门的精品,主台门横额有明代绍兴太守汤绍恩手书“南渡世家”四个大字。

运河园还有两座人物雕塑,一座是贺循的雕像。西晋时期,贺循主持开凿了今日的浙东运河。贺循雕像一手执书卷,一手拿草帽,站立于“庆池”石船船头,表现了这位浙东运河缔造者的气质风范。

另一尊人物雕像的风格与贺循雕像截然不同,只见这位官人怀中抱着一个酒坛,已是一副醉态,身体歪斜着骑在马上,雕塑的背景是小山一样堆集的酒坛。这件雕塑的名字是“知章醉骑”。有诗曰:“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说知章喝醉酒后,骑马就像乘船那样摇来晃去,醉眼朦胧,跌进井里竟会在井里熟睡不醒。知章——就是贺知章,唐朝诗人,早年迁居绍兴,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位有资料记载的状元。“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就是他的诗句。

贺知章和李白都是有名的“酒仙”。 有一次贺知章请李白喝酒,到了酒馆一坐下,才发现自己没有带钱。然后他就解下腰间的金龟袋,留给店家作为酒钱。李白赶忙阻拦说:“使不得,使不得!这可是皇家按品级赐给您的饰品啊!”贺知章不以为然,大笑道:“不要紧,一件饰品而已,喝个痛快才重要。”

知章醉酒一尊雕塑将名人、历史和趣闻都融入进了运河园。

绍兴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可以游览,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到运河园看看浙东古运河,在夕阳的映照下,走在千年的古纤道上。

□青州 文/图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