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融入血液中的大爱
相互扶持是爱情最美的样子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1年3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融入血液中的大爱

施庆生一家
 

幸福感言:

生活就是平淡中加点色彩,珍惜身边的一切,让我们彼此依偎,用心经营我们的小家,向社会传递出更多的爱心和温暖。

“献出青春热血,传递爱的力量。”这一理想,随着小家的建立,从我自己的理想转变成为全家人的追求。我叫施庆生,是北京建工集团所属北京市市政专业设计院的一名桥梁设计工程师,从1999年开始参加无偿献血,20年多来累计献血37次,献血总量达13400毫升,相当于4个成年人的血液总量。我有一个幸福的小家,妻子是一名医务工作者,还有两个可爱的小家伙,7岁的女儿和5岁的儿子,这个四口之家其乐融融、幸福和睦,家里的笑声不断。

2018年,我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这也是全家人的荣誉。妻子张开双臂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两个小家伙更加热情,奔跑过来又亲又抱。这个时候,我深深体会到家庭带给我的无限的爱和无穷的力量。

2019年下半年,我献完血回家,换衣时,细心的妻子一下注意到我臂肘内侧有些许微红的针孔,“你又去献血了?”她问,“哦、没,疹子有点红。”我照例含糊地回答道。

距离不惑之年指日可待的我,尽管自己心里多不承认,诚实的身体也越发开始像个“大叔”。吃过晚饭不洗碗的话瘫坐在沙发就能睡过去,每每这般不堪时,妻子就会心疼地对我说:“你以后别去献血了,都什么岁数了自己不知道,还年轻啊。”我嗯嗯地应着。但自己那“优秀”的品质就是较劲,每次采血检查后等待宣判,结果合格时除了心跳减缓些外,就暗自心里不服地对妻子说:“哼,这不是还能献嘛。”我以我的方式做她口中的“倔强BOY”,她用她的方式关心、爱护着我。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来临,打乱了我们的生活。腊月二十九,已经休假的妻子晚上接到单位打来的电话。“明天要上班!”她说。“嗯,去吧。”我点头答道。关注了一天新闻的我俩,早已做好“舍小家顾大家”的心理准备,可平日跟我们一起生活的母亲趁着我们休假回了老家。“你自己带他俩行吗?”妻子关切地问,“行,有啥不行的。”我毫不犹豫地答道。

第二天一早,妻子就赶回单位上班,家里留下了我和两个小家伙。第一次单独照顾两个小家伙,我心里还是有些忐忑。我计划好一天的安排,就按部就班带领两个孩子过上三个人的“小日子”,平常特别调皮的儿子显得格外乖巧,还对我说:“妈妈去干大事,我要让妈妈放心。”下午我下厨房做饭,女儿写寒假作业,儿子就在一旁玩玩具、画画。快到傍晚时我们三个人就守在小门厅,竖起耳朵听楼道里的脚步声。“妈妈回来了!”孩子们叫到,妻子刚一进来两个孩子一下子就扑了过去抱住她,“妈妈你看我画的画!”“妈妈我都想你了!”钻进屋里的凉气,一下子就被爱的温度融化了。

随着疫情的影响,血液采集量下降,血源趋于紧张,单位号召职工献血,我没有犹豫就报名了。单位领导了解到我前几个月刚献过血,同时考虑到我目前的家庭情况,劝我这次不要报名献血。“我的大学时光就是在武汉度过的,现在这座英雄的城市正处在关键时刻,我一定要为抗击疫情做点贡献。”感受到我的决心,单位领导终于点头同意。由于距离上次献血只有4个多月,“你现在时间间隔达不到献全血的标准。”采血中心的医生提醒道。通过常年献血掌握的知识,我提出捐献成分血。最终,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单独采集了血小板。能为武汉人民做点事,我很自豪。

“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会不断地向社会传递出更多的爱心和温暖。”对此,我坚定不移。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