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视窗
3上一版
 
浩瀚星空的“放映人”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21年3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浩瀚星空的“放映人”

天象厅的蔡司九型光学天象仪是天文馆的镇馆之宝,可以在球幕上显示出9000余颗恒星,并展示行星运行、星座连线等天文画面
巡检展项运行状况
技术主管万米洋对光学天象仪进行每周的例行检查
检查4D科普剧场中的座椅
检查投影是否拼接完整
在天象厅设备间巡检开机
宇宙剧场开场前,广播防疫事项
 

启动空调设备、打开服务器、开启投影机、确认运行状态……3月14日早上8点半,位于北京天文馆A馆中央的天象厅中,技术人员王晨阳正在进行日常的开场准备。根据今天的影片放映时间表,天象厅的第一场影片将在10点10分播放。看似充裕的准备时间,可要完成一系列工作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完成了对地下室两个机房、剧场内四个机房多达36台设备的巡检开机后,王晨阳又迅速地来到操作台调试音频、麦克风、灯光等,并做好开始节目预映测试。此刻,头顶的球幕被测试网格图占据。密密麻麻、纵横相接的网格对于外行人来说,简直繁杂得令人眼花缭乱。但对技术人员来说,每根线段与线段的顺畅链接,都意味着各项设备的运转正常,是做好迎接观众前开场准备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北京天文馆共设有天象厅、宇宙剧场、4D剧场、3D剧场这四个不同的科普剧场。这里播放的每一部影片,都让观众感受到天文和科学的魅力。而在影片顺利播放的背后,却是北京天文馆公共服务部技术组10位小伙伴的默默付出。

剧场播放设备的操作使用、机房设备的维修维护、展览展项的巡检报修、设备故障的紧急处理……每个参观日,技术组的成员们都会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北京天文馆公共服务部技术主管万米洋介绍:“技术组人员的日常工作较为复杂,需要耐心和细心。每个剧场及展项的设备都不同,但是要求每个组员必须熟练掌握相应的使用和维修维护方法。为了保证设备的展示效果和稳定运行,技术组还制定了四个剧场及两馆展厅的操作维护技术手册,每一步操作都要严格按照手册执行。”

3月14日是国际天文馆日。在这一天,北京天文馆通过免费开放的方式,让更多的观众走进了天文馆。在这一天,技术组的工作人员也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将27场电影精彩呈现给了观众,让他们通过屏幕感受着浩瀚星空。

□本报记者 盛丽/文 彭程/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