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西城
3上一版  下一版4
 
坚守42载 让传统手艺传承发扬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21年3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守42载 让传统手艺传承发扬
——记德源金融街房屋管理有限公司维修北段段长李东风
用直角尺测量刨子找平后的木料
将木料锯成合适大小材料
用凿子凿眼
展示自己祖传的墨斗
李东风(左)教授徒弟
 

中国古代的宏伟建筑,多采用木石结构,非常灿烂辉煌,木工这一行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西城区作为首都核心区,文化底蕴深厚,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保护好古建筑文化遗产显得尤为重要。42年来,德源金融街房屋管理有限公司维修北段段长、木工高级工李东风坚守一线岗位,立足传承与发展榫卯技艺,刻苦钻研、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木工专业技艺。

木作世家 代代相传

李东风出生于匠人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是木工,他听从父亲的建议,从16岁开始学习木工。“刚开始很反感,后来慢慢地感兴趣了,跟父亲学了不少手艺。”李东风说。也是从那时候开始,他成了父亲名副其实的徒弟。

“师傅领进门,学艺在个人”,能学到多少本领,全靠自己的用心和努力。木匠传艺,主要通过直观的实际操作演示和实物展示,并辅以口授。学徒者应能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模仿,领悟到技艺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

据李东风介绍,学木工手艺,学的就是“拉锯、推刨子、凿眼”三项基本功,而学习这些基本功就必须要学会使用各种功能的木工工具,如刨刀、凿子、锯子、锤子、墨斗等。这些工具一般都有较锋利的刃口,木工学习最主要的是要掌握好各种工具的正确使用姿势和方法,例如锯割、刨削、斧劈时,都要注意身体的位置和手、脚的姿势正确。

“学木工不能说很苦,但确实很累。那会儿我从早上起床到晚上上床,没有闲暇功夫。身边放一支铅笔,不时取下来在木料上划来划去,一天到晚不停地在噌噌地推刨子。一会儿用的是长刨,一会儿又换成了短刨,推出的刨花堆得到处都是。先跟着学推刨子、凿眼等下手活儿,之后逐步捉锛、抡斧、开料等等,做第一扇门的时候只花了7小时。”李东风说,“干一行爱一行,我父亲那会儿送我一首诗,明代诗人于谦所作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么多年我依旧记忆犹新。”老一辈留下来的东西不能丢了,要传承下去,否则将来后代都不知道木工榫卯技术的存在了。

勤于研习 精于实践

多年来,李东风立足岗位,勇于创新,刻苦钻研古建筑的精髓。榫卯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若榫卯使用得当,两块木结构之间就能严密扣合,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工匠手艺的高低,通过作品的榫卯结构就能清楚地反映出来。

据了解,文物修缮不同于普通平房翻建,重点在于将文物本体修缮至安全状态的同时尽可能多的保留原有房屋构件。木工师傅在修缮过程中经常对大木结构采用墩接、抽换、嵌补等工艺手段。李东风说:“要想成为真正的木工,需要十年甚至几十年的慢慢摸索,但凡是高水平的木工,那都是干到老学到老的。”

保护古都风貌和改善民生实现有机统一,新文化街137号院是典型的代表。院前屹立的柱子墩接默默地诉说着这里的古老历史。“墩接是解决古建木构件腐朽问题的常用方法。我们截取腐朽部分,接上新的木材,保证其构件功能。”有42年修缮阅历的李东风说起北京民居来,如数家珍。除了把门的柱子墩接,院内东房南山墙、西房北山墙,都以传统工艺进行了修缮。“沿袭的是传统工艺,像这些老建筑青砖,在使用前都取得了院内百姓、工人以及监管部门的三方认同,符合规范以及施工要求,以最大限度保留建筑风貌。”李东风说。

德源集团成立了老城风貌保护顾问委员会,编撰了《房屋维修与加固》指导手册,定期开展古建修缮技艺培训,作为主任的李东风,与其他几位顾问一起负责古建修缮施工项目的技术指导,他们运用多年的经验,为老城复兴项目施工定调,解决“疑难杂症”。地安门西大街151号院是典型的中式起脊木结构房屋,1号门道为广亮式大门样式,对于老建筑拆下来的砖雕、石雕、门墩等,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原状、原位置恢复。李东风与团队将积极利用老建筑材料,以传统工艺修缮原有老砖墙体,保留建筑年代、历史风格等传统元素。鼓楼西大街整理与复兴计划项目立面提升工程施工,李东风每周都到现场指导施工,亲力亲为,以工匠的严谨精神确保施工质量,保障了工程顺利开展。

初心不改 传承技艺

李东风展示出了自己的“传家宝”——长刨和墨斗。“这是我父亲留给我的。墨斗可以做长直线,将濡墨后的墨线一端固定,拉出墨线牵直拉紧在需要的位置,再提起中段弹下即可;也可以墨仓蓄墨,配合墨签和拐尺用以画短直线或者做记号。”李东风说道。

现场,李东风还演示了木工“拉锯、推刨子、凿眼”三项基本功。据李东风介绍,拉锯主要用来开料、截料和开榫等;推刨子要掌握好步法、手法、眼法;凿眼前应先划好眼的墨线,木料放在垫木或工作凳上,打眼的面向上,人可坐在木料上面,如果木料短小,可以用脚踏牢。

李东风还负责德源集团的“保护老城风貌”“古建文化与技艺”业务培训相关工作,定期对施工专业技术人员、一线骨干进行培训。为了更直观地传授年轻人木工技艺,2016年开始,有20多年党龄的李东风坚守初心,利用工作之余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制作出斗拱。斗拱,是木结构建筑中的支撑构件。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李东风说:“师徒结对、老带新是我们这一行的老传统,这些年带了一批批年轻人,发现了不少好苗子,有些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我特别高兴,我会毫不保留传授,帮助年轻人成长,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这一行,让传统老手艺发扬光大。”

据了解,西城区2021年文物修缮技能技艺比赛即将开始,包含传统建筑制图、木工和瓦工等竞赛内容。区总工会特邀李东风担任文物修缮技能大赛特别顾问,“老北京的平房搭建,无论是木作还是瓦作,处处体现了老一辈人的智慧和技艺,后期在使用中只需稍作修缮,便可使房屋建筑百年不倒。明年我就要退休了,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老一辈人留下的技艺能够得到传承,这次文物修缮技能大赛就是很好的机会,感谢工会提供的平台。”李东风说道。

□刘祖凤/文 范强/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