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省东部,武陵山脉之巅,梵净山脚下,有一座美丽的山城——铜仁市,被誉为“黔东门户”。这座古城因水而兴,众多的江河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寻游于此,观赏不尽的异域景色,品味不尽的诗情画意。
“铜仁”之名源远流长
从北京乘机飞往贵州铜仁市,不到三个小时。前来接团的“地导”小于是个20多岁的小伙子,看上去很精神,也很随和。大巴车刚一启动,他就向大家介绍铜仁的风土人情。
每到一个地方旅游,我总喜欢将这一旅游之地的地名由来了解一下,于是问小于,这“铜仁”之名因何而得,有何典故与趣闻?
小于很是健谈,他仔细地向我们介绍起来。
铜仁历史悠久,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铜仁”原称“铜人”,相传元朝时有渔人在铜岩处潜入江底,取得铜人三尊,故将聚落之地称为“铜人”。元代在此设“铜人大小江蛮夷军民长官司”。因此地三位鼻祖的教义宗旨均以“仁”为核心,遂将“铜人”谐音为“铜仁”。明永乐年间于今境地设铜仁、思南、石阡、乌罗四府,后置“铜仁县”,今为“铜仁市”。这里是连接中南地区与西南边陲的纽带,享有“黔东门户”之美誉。铜仁市还是著名的“民族之乡”,有32个少数民族,其中以苗族、侗族、土家族居多。
铜仁人杰地灵,有“书法之乡”之誉,明清之际涌现了周冕、周以湘、王道行、潘登云、严寅亮、鄢师竹六位书法家。一听到严寅亮这个名字,我觉得熟悉,据传京西皇家园林颐和园东宫门匾额上的“颐和园”三个大字为其所题。其字雍容大度,体势轩昂,颇有金石之气。
不知不觉中,大巴车已驶入铜仁市区。小于介绍说:“铜仁城四周环山,是名符其实的山城,一条锦江穿城而过,两岸青山连绵起伏,满眼秀色,令人目不暇接。各位到此一游,尽可领略山城之美丽景色。”
锦江绿水美如画卷
用过午餐后,在“地导”小于的引导下,我们游览了铜仁市区。
一行人首先来到被喻为“铜仁城市客厅”的三江公园。小于介绍说,这里位于市中心三江交汇处,而“三江”是指从佛教名山梵净山流出的两条江河,穿山越谷,在铜仁城中汇合形成了锦江。千百年来,锦江养育了铜仁人民,所以被誉为“铜仁的母亲河”。锦江之水青绿又清澈,如舟行碧波上,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山赋予碧江之灵气,水给予碧江之秀美。
来到锦江岸边仔细观看,但见江水翠绿,便向小于询问锦江因何呈现翠绿色?是不是城市污染造成的?小于说,这是因铜仁特殊的地质形成的。因江水中溶解了某些矿物质,水的颜色受制于水深的影响,当深度只有超过5米以上,江水才有可能吸收掉其他色谱的光,而只反射绿色光。古人云:“黔中呼郡邑,独美于铜仁。”铜仁之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锦江之碧绿晶莹,富有生机。它由西向东横贯全境,如一条玉带缠绕着铜仁城,形成了奇妙的自然景观。锦江因清澈碧绿而声名远播。外地人来铜仁,面对绿如碧玉的锦江,初为疑惑不解,后为赞不绝口。
漫步于锦江畔,只见沿江两岸竹树丛生,花草繁茂,鳞潜羽翔。小于自豪地说道:“我们锦江之美,美在原生态。天蓝山青水绿已经成了锦江风景明信片的主色调!不少从大城市来的游客,到了我们铜仁,都有一种流连忘返的感觉!”
观赏着锦江的秀丽景色,体会着小于那发自心底的自豪之感,使我这远道而来的旅人也感到欣慰。这里真是一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美丽的山城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山城夜景灿若星河
傍晚时分,小于告诉我们,到铜仁旅游,一定要观赏一下山城的夜色,当地有“不看夜景,枉到铜仁”一说。因铜仁依山而建,傍水而筑,各种建筑错落有致,其高大建筑的景观灯不像许多大城市,只在重大喜庆节日才开启,而是常态化开启,以营造色彩斑斓、灿若星河的景观。
小于的话,使我颇感新奇,所以当夜幕降临之时,便走出酒店。
漫步山城街头,但见华灯初放,许多高大建筑的轮廓,被各色的灯光映衬而出,别有情致。
走在锦江畔,观赏着夜色中的山城铜仁,心中几多惬意。但见车船流光,穿梭于炫丽的光影里,给夜色中的山城平添无限生机。
瞩目远眺,华灯竟放,灿若星河,如梦如幻般撩人眼眸,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而瑰丽的童话世界。
仔细观赏,仔细品味,铜仁夜色之美,不是霓虹所带来的眩惑,而是缤纷多彩的起伏中,让神秘的魅惑将你浸染,让你不得不为之陶醉,浮想联翩。
同行的一位朋友感叹地说:铜仁的夜色太美了,点点星火,盏盏灯光,给人一种神秘与幻象之感。那倒映在锦江中的灯影,更是如诗如画,衬托出两岸夜景优雅的情致。
铜仁之夜色,清丽脱俗。虽然没有北京长安街华灯炫目的大气,也没有上海黄浦江畔高楼大厦巨大灯影之璀璨,却有着一种天地之灵气。它没有彰显过度的繁华,也没有故作喧闹的俗气,给人一种质朴之美,这恰到好处的宁静,亮而不炫,刚柔并济,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令人流连忘返,使人品味不尽。
□户力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