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劳动模范■
王健
把危改项目做成“民心工程”
齐耳的短发,镜框后深邃的双眸,在北京宝华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正阳恒瑞置业公司副经理王健的身上充满了睿智与干练的气息。工作中,她足智多谋,面对项目中遇到的种种困难,迎难而上,用有效的策略、方法,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堡垒”。2013年,她荣获“首都劳动奖章”,2020年,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09年11月,王健调入正阳公司担任弘善项目部经理。上任伊始,她迅速制定管理制度,建立工作流程,制定一系列技术和应急措施。在建设高峰期,总分包单位达100多家,入场施工人员达到上万人。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她带领项目部干部职工每天从早到晚穿梭在施工现场,了解各个总承包单位的建设情况,参加监理例会。“这样虽然累点,但是掌握了第一手材料,遇到问题能够第一时间解决。”王健说。
仅半年时间,王健完善了项目中各项手续,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2012年,弘善项目住宅建设任务顺利完成,保障了搬迁居民按时入住。该项目部被授予“北京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宝华里危改项目是东城区重点的民生工程之一。该项目原实施主体先后两次启动未能完成拆迁工作。鉴于项目存在回迁房源用尽、资金难于平衡、危改拆迁难度大的艰难处境,建远公司临危受命,组织人员投入到宝华里危改项目中开展工作。公司党委把原本派往通州两站一街安置房项目的王健调了回来,到宝华公司任总经理,她又一次挑起重担。
宝华公司成立后,很多人对这个历史遗留项目颇有微词,王健却义无反顾地带领团队冲了上去。首先,她建立健全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组建部门、分解任务,开展了一系列扎实的基础工作。同时,协议审核、重新入户调查,摸清底数等一系列措施也开始进行,此举为全面掌握滞留区情况打下了基础。
入户刚伊始,王健就遇到了阻力。由于项目滞留时间过长,居民对此不信任、不配合、不理解,工作开展艰难,这反倒激发了她的“倔劲儿”。那段时间,王健带领大家,早出晚归、蹲守楼门、反复逐户上门……用诚心与恒心,打开了工作局面,为项目重启奠定了坚实基础。
王健带领大家对宝华里危改项目进行了上百次数据测算,先后25次组织相关部门研讨,最终形成了宝华里危改项目拆迁补偿安置实施办法。同时,为了加快手续办理,依法依规实施,王健协调多个部门,历时8个多月,陆续取得立项重新核准、规划意见等批复手续。
拆迁进入实施阶段,收集居民反馈意见、公布拆迁政策、排号、签订协议、交房、选房及签订补充协议等一系列工作环环紧扣,指挥部召开会议百余次,力争问题不过夜。拆迁是复杂的工程,居民的不合理诉求得不到解决时,堵门情况时有发生。每遇到这种情况,王健都耐心讲解政策、分析最佳方案,让对方满意而归。她说:“要懂得换位思考,要不急不躁,这样才能有效化解矛盾,说服居民早日搬家,确保拆迁进度。”
多年来,王健冲在一线,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她用实际行动为推进弘善家园安置房项目和宝华里危改项目做出了突出贡献。
王学文
既是“技术派”又是“多面手”
在公司同事眼中,他是“技术派”,对于各种机械设备的精通令人叹服;在客户眼中,他是“多面手”,不论是在设备理论培训,还是解决设备故障,都是迎刃而解。他就是北京中航技气动液压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公司”)职工王学文。2017年,他荣获“首都劳动奖章”,2020年,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1999年入伍,部队现代化的军事管理给王学文触动很大,同时也感觉到知识的匮乏,他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并取得了大学专科学历。积极求取进步的他,在部队服役期间多次荣获嘉奖。这也为王学文今后的职场生涯打下了基础。
2007年退役后,王学文应聘中航公司。初到公司,面对40多种从未接触过的机械设备,他愣住了,不知从何下手。“从最基础开始学,没有学不会的。”王学文说。那段时间,白天跟老师傅和同事学,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晚上,伏案查资料。功夫没白下,他不仅很快得到了公司领导和师傅们的认可,并提前一个月通过了考核。
2008年,王学文取得低压电气本;2009年,考取了高压本。在知识、理论和实践的加持下,王学文的工作得心应手,同事们遇到什么问题都爱向他请教,不知不觉中他成了同事眼中的“技术派”。此后,他又考取了安全生产培训合格证。
2015年,新的挑战再次降临。王学文被调到售后服务部门,从事售后服务工作。“售后服务工作,说白了就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业务精通,更要学会与人沟通。”王学文说。
刚开始,王学文利用之前从事设备生产时的经验和对产品性能的熟知,为用户培训、讲解。但是,他感觉像是照本宣科,缺少交流和沟通。于是,他开始阅读社交方面的书籍,主动与客户聊天,现场为用户演示、培训、讲解具体使用方法,直到用户满意为止。2019年,他到马来西亚为用户调试设备,语言沟通不畅,但他不厌其烦,一遍遍讲解,最终客户掌握了使用方法,客户为此大加赞许。
珠港澳大桥项目中,选购了中航公司环保型分体式回收循环喷砂机40台。时间紧、任务重,生产、安装、调试、检验等各个环节丝丝相扣。重任又一次落在王学文肩上,他二话没说,吃住在工厂,夜以继日的全力配合销售、生产和质检工作,助力该项目顺利进行,为大桥的建设做出了贡献。2017年,中航公司决定成立新产品——芯片保护装置研发室。王学文加入研制新产品的开发试验工作团队后,他再次投入到了新的挑战中。
多年来,王学文为众多客户答疑、解决实际问题,并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成为客户眼中的“多面手”。如今,许多客户都成了他的好朋友。
王宏江
隧道中安全行驶30多万公里
安全驾驶累计里程33.4万公里、运营线路客车司机公里数排名第一、年度全勤无违章……数字和成绩的背后,是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4号线乘务室客车司机王宏江日复一日的严谨、孜孜不倦的钻研及严于律己的工作习惯的真实写照。2020年,他荣获“北京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王宏江是京港地铁4号线的首批列车司机。2015年7月的一天,他驾驶的列车正行驶在西红门高架桥上时,发现三轨护板有风筝侵入行车限界,经验丰富的他果断采取紧急制动措施,同时马上广播安抚乘客情绪。随后,他联系行车调度员,将此突发情况进行了详细汇报并清除风筝。整个突发事件从发现异物侵限、汇报事件到应急处理,王宏江不仅处置合规,而且整个过程如同行云流水,没有造成行车延误。
2018年3月21日,王宏江驾驶列车运行至平安里站,乘客乘降完毕后,有个车厢门反复3次都无法关闭,此时,调度员通知列车已晚点1分钟,站务员已经登上M2车厢查看原因。原来是一条黑色胶条挡在车门的滑轨处,导致无法关门,需要用剪子剪断。得知此情况的王宏江,凭借扎实的业务知识及多年的驾驶经验,马上判断出这个“黑色胶条”应该是车门的密封胶条。该胶条不长,且容易撕下,无须延误过多时间等站务人员取来剪刀。于是,他马上用手台联系站务员直接将密封条撕下。果然,密封条很容易就被撕下,列车门即刻关闭,恢复了运行。此刻列车已经延误超过了2分钟,在分秒必争的时刻,王宏江果断向行调申请列车由自动驾驶转为手动驾驶。手动驾驶意味着就是人脑和电脑的对决,多年的驾驶技术和线路经验,让他充满自信,最终创造奇迹,实现了列车正点到站。
为工作废寝忘食,把乘务室当成自己的另一个家。他告诉家人说:“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身上就多了份责任。地铁列车司机,虽然是平凡的岗位,但我热爱这个职业。”
目前,王宏江安全公里的纪录还在每天更新中。他说:“我将继续为乘客的出行提供安全、优质、便捷的服务。”
□本报记者 张瞳 通讯员 韩悦 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