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笔钱真是及时雨,给我们缓解了不少生活上的压力。”说这话的人叫司振德,他是昌平区困难人员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障这一扶持政策的受益群众之一。一直以来,昌平区不断织牢民生保障“兜底”网,将各种“惠民政策大礼包”送到困难人员身边。
据介绍,昌平区低保、低收入农户等困难人员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障工作开展两年以来,经过摸底、考察、落实等环节,截至目前,昌平区248名符合条件的困难人员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真正实现了“一个都不落下”,需要“兜底”的群众被“兜”到位,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司振德是这一扶持政策的受益群众之一。他家住南口镇南厂东社区,10多年前,他患上了心衰、肺功能不全等病症,每天都要吸氧、吃药,一个月下来需要支出1000余元。“住院的花销就更大了。”司振德的妹妹司建兰说。为了帮助哥哥看病,她们姐妹也时常接济,这让几个家庭的生活都增加了开销。
2020年,在推进社保扶贫“应保尽保”工作中,昌平区社保中心在数据系统中接收到困难人员司振德的基本信息,及时与南口镇社保所核实这一情况。在核实过程中,得知司振德因身体原因行动不便,昌平区社保中心及南口镇社保所上门服务,来到司振德家中,一方面进一步摸清困难人员的实际情况,一方面为司振德详细讲解相关政策。目前,司振德每月可以享受800余元的养老保险金,有了稳定的生活保障。
昌平区社保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困难人员”主要包括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员、城乡特困供养人员和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社会保险则是保障这些“困难人员”基本生活的有力防线,服务对象就是“老、弱、病、残”群体。
为保证给像司振德一样的困难人员“兜底”,自2019年起,昌平区将困难人员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障纳入社会保险扶贫行动方案。昌平区社保中心还开通“绿色通道”,指派专人对社保所进行政策指导,同时,建立未入库困难人员“电子台账”并查明原因,精准掌握每名困难人员情况,保障困难人员及时、准确入库。
“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基层社保所的沟通,及时掌握特殊人员未办理领取原因。同时利用快递、上门等方式及时传递办理材料,保证符合条件的困难人员能够及时办理待遇领取手续。此外,我们还将针对已享受待遇人员实行动态台账管理,及时跟踪享受情况。”昌平区社保中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科工作人员说。
□本报记者 周美玉 通讯员 孙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