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11点,检查完车况,再给车辆消遍毒,公交客三分公司夜7路司机吕振安跟同事一起吃了口热呼呼的饺子,就准备出车了。这些天气温频降,大伙儿得先做好防寒准备。
1月7日那天,北京的气温是1966年以来最低温,达到零下19℃。这一天,吕振安比往常更早一点来到车队。当晚上班的另外几个同事也提前到了。
“今儿穿多点儿啊,可冷呢!”同事王强念叨着。“放心吧,里面加小棉袄了!”吕振安跟同事来到车旁,搓了搓手,开始检查车辆。油路、气路、电路、轮胎、刹车、排污……发动机正常,空调正常,机油正常……检查车辆不能戴手套,没一会儿,手已经冻得通红。疫情再度来袭,为保证车内通风,公交车左前和右后车窗需要常开,即使车内开着空调,对于驾驶员来说,温度也不会太高。极寒天气下,大家都各自加了衣服,保证自己暖和,也保证驾驶安全。
吕振安是运营班组长,也是工会小组长,他所在的班组,还是党员先锋班组。疫情期间,为保证乘客安全,班组成员在物业人员清洁车辆后,又自发增加了消毒流程,给公交车上个“双保险”。扶手、座椅、地板,全面消杀,才能出车。
夜7路往返于韩庄子北至平乐园北之间,全程24.8公里,从晚上11点20到早上4点50一共四班,“等等,这暖宝咱搁车上给乘客用吧。”作为党员先锋车组,车上常备着一些应急物品。极寒天气,车组给乘客准备了暖宝,有些人还把车队给大家预备的暖宝也贡献出来,供乘客取用,“因为我们这趟车的乘客大多是代驾司机,23个乘客座位几乎趟趟坐满,代驾司机等活儿的时候,可能没地儿呆、没地儿躲的,想乘客所想吧,有暖宝能好点儿。”老吕说。
这些天,由于气温偏低,车队工会在配备日常的豆浆、暖宝基础上,还给大伙儿预备了豆奶、姜汤和热气腾腾的饺子,保证驾驶员暖暖和和出车,回来还能喝上热呼呼的姜汤驱寒。而对于吕振安和他的同事来说,不管天有多冷,都得保障市民夜间出行,将市民暖和地送达。
□本报记者 边磊/文 于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