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生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冬至养生 御寒补阳是关键
3个小技巧帮你改善驼背
湿度45%-65%最“抑菌”
易怒或是乳腺增生惹的祸
丰台区市场监管局开展“国际志愿者日”系列宣传活动
穿着单薄小心冻出盆腔炎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0年12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冬至养生 御寒补阳是关键

 

今天,迎来了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22个节气——冬至。这个节气的到来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在民间开始“数九”计算寒天了。冬至节气是一年中健康“储蓄”的最佳时段。此时应注意御寒、补阳,那么,我们该如何科学养生呢?记者采访到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李同达和医师张莉莉,请他们介绍一下冬季养生的相关知识。

颈部保暖 尤为重要

“冬至养生的根本是给春天阳气生发打好基础,提供能量。因而,人们的养生要从 ‘藏’出发。”李同达介绍。李同达强调,在冬至,睡眠是养生的一部分。“人们要保持早睡晚起的原则。这里所说的‘晚’是指要以太阳升起为度。早睡可以养人体阳气,晚起可以养护阴气。”

李同达提示,冬至到来,天气非常寒冷。阳气虚弱的人,最好午后再出门。“在天气晴朗的日子,人们可以多出门晒晒太阳以补充阳气。还可以通过打太极拳等锻炼身体。外出时注意保暖,老人在早晚气温较低时尽量少出门,适度保暖。”

李同达补充道,老人和孩子们容易受到寒邪侵袭,外出穿衣尤其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他强调,冬季颈部的血管遇冷收缩,易于发生血管痉挛,脑供血不足,严重者甚至有颈部斑块脱落的危险,因此颈部的保暖对于老人尤为重要,外出时戴好围巾。

睡前泡脚 按摩穴位

俗语说“寒从脚起”。现代医学认为,双脚远离心脏,血液供应不足,长时间下垂,血液循环不畅,皮下脂肪层薄,保温能力弱,容易发冷。脚部一旦受凉,便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的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抗病能力下降。因此,冬季要注意保持自己的鞋袜温暖干燥。平时要多走动以促进脚部血液循环。临睡前用热水洗脚后以手掌按摩脚心涌泉穴5分钟,这样保健作用最佳。

张莉莉说:“冬至寒气通于肾,临睡前泡泡脚、按揉涌泉穴,可起到滋肾阴、温肾阳的作用。张莉莉建议每天晚9点到10点热水泡脚20-30分钟,水温38℃-45℃为宜,水位没过脚踝即可,全身微微汗出为佳。”

除去泡脚养生,张莉莉还推荐了艾灸。可以将艾条点燃,放到距离穴位20-30厘米的距离,艾灸足三里、涌泉等穴位,起到补脾益肾,强筋壮骨的作用。

合理饮食 温和进补

寒冷的冬天里,人们喜欢吃些肉食来补充能量。那么冬至饮食需要注意哪些?李同达也给出了建议。“冬至饮食应顺应季节变化,尽量食用应季的食物。如,苹果、橘子、鱼虾都是很好的选择。”

李同达提示,在饮食上以温热为主,如食用糯米、狗肉、大枣、桂圆、芝麻、韭菜、木耳等,少吃冷饮、海鲜等寒性食物。

另外还需要注意,冬至不可吃太过辛辣刺激的食品,过食辛辣只可生阳动火,导致内热积聚、郁热上冲。过食羊肉、狗肉等肥甘厚味,易导致饮食不化、聚湿生痰。北方在补充热性食物的同时,也得吃一些补充津液的食物,如荸荠、藕、梨、萝卜、白菜等。

相关链接:

冬季养生滋补品推荐

红薯 冬天吃个热热的红薯,是最惬意的事情。红薯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钾、镁、铜、硒、钙等10余种微量元素。此外,红薯中含有丰富的钾,能有效防止高血压和预防中风。

栗子 北方的糖炒栗子远近闻名,而它也是在冬天上市的。栗子有“千果之王”的美称,还是益肾宜气的“补药”。栗子主要功效为养胃健脾、补肾强筋,老少咸宜。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栗子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各种维生素,有抗高血压、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的功效。

羊肉 寒冬天气正是吃羊肉的最佳季节。在冬季,人体容易出现手足冰冷,气血循环不畅的情况。羊肉具有补肾壮阳、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的功效,所以冬天吃羊肉,既能抵御风寒,又可滋补身体。

白萝卜 萝卜在我国民间有“小人参”之美称,也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之说。萝卜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梨高8―10倍。萝卜不含草酸,不仅不会与食物中的钙结合,更有利于钙的吸收。

枸杞 一般冬至的养生原则应以益气助阳、滋阴补肾为主,而枸杞就是冬季进补的好选择。枸杞是上乘的滋补药,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主治肝肾阴亏、腰膝酸痛、视力衰弱和糖尿病等症。

□本报记者 盛丽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