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赵思远) 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2024年底完工,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2023年年底交付使用……昨日,记者在北京市“回顾十三五、展望十四五”城市副中心建设专场发布会上获悉,目前,城市副中心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城市框架正有序拉开。“十四五”时期,副中心每年将保持千亿元以上投资强度,一年一个节点,实现城市框架基本成型。
据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城市副中心工程办主任王承军介绍,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从8月底开始,组织开展了以决战决胜的状态大干120天的行动。截至11月底,副中心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9亿元,一大批重点工程取得重要进展。
其中,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目前正在加紧进行土护降施工,预计将于2024年年底完工。王承军表示,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明确的10个全国客运枢纽之一,是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桥头堡”。项目完成后,可1小时直达雄安新区,15分钟直达首都国际机场,35分钟直达大兴国际机场,预测日均换乘客流将达到47.2万人次。项目地上综合开发139万平方米,按照站城一体规划设计,将被打造成全国“站城一体化”的典范,引入商业设施后将建成北京东部最大的商业中心。
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采用我国自主设计研发,目前大陆地区最大直径15.93米的大型盾构机,超越京张高铁和京沈客专项目中采用过的同类型盾构设备。12月1日和8日,2台盾构机“京华号”“运河号”首件分别顺利吊装下井,工程已进入盾构组装施工阶段,预计明年1月30日具备始发条件。此外,广渠路东延工程12月底前主体工程全部完工。该工程开通后,市民驾车6分钟即可从地下隧道穿越通州城区。
王承军表示,“十四五”时期,城市副中心交通基础设施、大运河文化带、特色小镇、公共服务配套项目等方面将协调有序推进。其中,平谷线副中心范围内5座车站明年将实现开工,北运河通州段明年将实现通航目标,张家湾设计小镇、台湖演艺小镇、宋庄艺术小镇等将精彩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