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如何打造“跨界”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20年12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打造“跨界”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

 

主持人:本版编辑

嘉 宾: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王明哲

北汽股份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 王彬

北汽股份汽车研究院试制试验部专家、创新工作室带头人 李兵

“跨界”组建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是在充分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作用,激发职工创新的激情与活力,在更广阔的时空整合创新人才和创新资源,构建和完善职工创新生态系统。如何将各个创新工作室的业务专长、技术优势、资源特色都得以充分发挥,“跨界”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的打造,将成为完善职工创新生态系统的新探索。

跨界融合可解决单位工作室资源不足问题

记者:为何要建立“跨界”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

王明哲:2020年10月,北京市总工会先后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北京市职工创新工作室工作的意见》和《北京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到2025年,全市各级职工创新工作室总数将超过8000家,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超过900家,同时探索建立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

以“自愿、共建、共享”理念创建的“跨界”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可以较好地解决单个创新工作室面对的信息不畅、人才难寻、资源不足、品牌影响力不强等的困境。

王彬:任何企业都不可能拥有所需所想的所有资源,手中可支配的资源总是有限的。想要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就必须联合互通,资源共享。2016年,由北汽研究院吴列创新工作室与北汽动力鲁守卫创新工作室互通互享成立的NVH联盟创新工作室基于以上目的,成立了。NVH联盟创新工作室除了联盟技术培训、联盟技术攻关、联盟名师带徒、创新论坛沙龙以及场地互通互享这些常规内容外,还有一个重要内容,那就是打通了从研发到制造的通道,减少了中间环节,让研发内容“一竿子到底”,直接在制造端看到效果。

李兵:跨界融合,在我看来,就是突破原有的专业界限,通过职工创新工作室成员跨专业、跨行业交流互通、深度合作,汇聚创新资源和要素,充分激活多个专业的创新要素活力,为联盟成员的各自发展蓄力赋能,进而以跨界联盟、协同创新的形式推进社会资源发挥其最大价值。

因地制宜构建不同组织架构的创新联盟

记者:建立创新工作室联盟的有效实现形式有哪些?

王明哲:由省(市)总工会牵头成立的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更易发挥较强的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集群效应,有利于培育和构建区域职工创新生态系统,为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聚能和赋能作用。如,2019年8月,由14家直属单位的37家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组成的常州市总工会直属单位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2019年11月,云南省总工会兼职副主席、全国劳模耿家盛牵头的云南省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业制造类联盟成立,由工业制造、农业科技、冶金化工、医药卫生、电力5个类别的40余个劳模创新工作室组成。2020年6月,湖州市总工会牵头,由20家非遗传承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组成的“跨界”联盟成立。

由产业工会牵头成立的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更易发挥跨地区、跨行业、跨企业的集群效应,有利于培育和构建行业协同发展的职工创新生态系统,为促进各行业和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起到聚能和赋能作用。如,2019年5月,由16家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加入的安徽省财贸轻纺烟草行业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2019年 11月,江苏省机冶石化工会牵头,由全国劳模田明等领衔26个江苏石油化工企业的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联手组成了跨地区、跨企业的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联盟。2020年6月,山东省轻纺行业工会牵头,由13个行业、37家企业的46个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组成的山东省轻纺行业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成立。

由基层工会牵头成立的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更易聚焦和发挥企业集团和产业园特色的集群效应,有利于培育和构建企业集团和产业园内部协同发展的职工创新生态系统,为促进企业集团和产业园的高质量发展,起到聚能和赋能作用。如,在中国中铁工会指导下,中国中铁劳模(专家型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以创新工作室联盟为平台,整合劳模(专家型职工)创新工作室资源,优势互补,围绕创新课题,充分发挥劳模(专家型职工)领军人物的创新激情和“1+N”集群的放大效应,促进劳模(专家型职工)创新工作室激发创新动力、提升创新能力、增强创新活力、扩大创新成果。

王彬:多年来,北汽股份工会坚持构建职工联盟创新体系,通过“生产+研发”“企业+学校”“强+弱”“销售+研发”“销售+生产”“自主+合资”以及“传统车+新能源”等联盟创新形式,抓牢解决技术难题、优化产品品质、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创新能力、培养技术人才以及拓展市场资源七大“落脚点”,进而打造以“企业联盟”“区域联盟”以及“跨界联盟”为主要模式的创新联盟生态圈。目前,北汽股份工会已经形成由65个创新工作室,26对联盟创新工作室和近70个联盟创新项目组成的创新联盟规模,累计实现直接、间接经济效益达15亿元。

李兵:2019年,北汽股份汽车研究院工会与北京市顺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高级技工学校基于科技创新、技术攻关、解决技术难题等方面签署了战略协议,代表着校企合作工作室“李兵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开启新征程。李兵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搭建是为汽车制造业在新能源、智能化、技术技能传承与创新方面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同时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开展社会大课堂,将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引入学校的教学环境之中,并实施以项目课程与任务为导向的实践性现场教学,实现企业、学校合作共同实施人才培养的模式。

未来李兵技能大师工作室将打造成为一个集校企育人一体化、教学平台信息化、实践教学现场化、技术提升系统化的“汽车试制工场”。

明确各方主体责任,实现优势互补

记者:“跨界”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将如何“拧成一股绳,合为一股力”,实现行业的发展?

王明哲:首先,牵头单位的主体责任要明确。作为牵头人的各级工会,一定要担起组织责任,有计划的引导和组织联盟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技能培训、科学研究和管理创新等活动,为联盟的各项活动提供资源和政策上的保障。

其次,领衔人和领衔职工创新工作室要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能够起到引领和整合“联盟”资源,优势互补,围绕创新课题,调动和激发成员的创新激情和“1+N”集群的放大效应。

再次,要有“联盟章程”。让联盟成员明确联盟的宗旨和责任、组织结构和职责、联盟的管理和保障等,为联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念和制度的保障。

王彬:企业内部联盟、两两联盟的案例很多,也比较常见,但多企跨区域、跨平台联盟比较少见。北汽股份株广福焊装联盟创新工作室就是一家跨区域、跨平台、专业技术性很强的联盟创新工作室。基于环境地理、交通区位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株洲分公司、广州公司以及福建奔驰的创新工作室发展存在技术不均衡、资源分散、技术培训有差异等情况。

如何破题?如何解题?2018年,北汽股份工会探索区域发展联盟创新工作室建设,拉红绳、建平台、创标准、细经营,以技术联盟、专项联盟打破区域因素限制,统筹创新发展要素,聚合创新资源,找到了联盟创新工作室建设的一条新路径。

株广福焊装联盟创新工作室已连续开展活动两年,今年,以其牵头负责的多个课题项目获得北汽集团优秀职工经济技术创新项目,从最初的焊装专项技术攻关,到后来的创新结对、人才互培,再至现在的课题研究与成果推广,为创新联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新思路。

李兵:北汽股份工会“劳模帮帮团”项目是打造联盟创新生态圈的“锦上添花”之举,该项目是将创新工作室、联盟创新工作室领军劳模或工匠通过集聚、集智的形式,从各个企业或平台组织聚集在一起,把他们的智慧、技能聚焦在一点,集中攻关企业重点、难点、痛点项目。

截至目前,“劳模帮帮团”项目已连续开展了5年,参与攻关共计100余项,除了现场攻关等形式,还搭建了“一个劳模工匠,一个重点项目,一个攻关团队”的长效联系机制。“劳模帮帮团”项目的开展将各个联盟创新工作室编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张铺展开来的创新网。

□本报记者 白莹 马超 通讯员 刘超/文 邰怡明/绘图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