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关爱永远在路上
一件泛白的蓝衬衫
李姐家的铃铛
■征稿启事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0年12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爱永远在路上

走访慰问困难职工
发放助学金
 

2019年3月,我调任到工会工作,当我从权益保障部工作人员手中接过困难职工的基础资料时,我就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帮扶干部,踏上了帮扶困难职工的道路。

党的十九大把精准脱贫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摆上重要位置,在打赢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攻坚战的同时,城市还存在相当数量的困难职工亟需解困脱困。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通过入户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困难职工是因企业停产半停产、下岗失业、单亲收入低、子女上学、患大病等原因致困。在对每一个职工家庭的致困原因进行详细分析研判后,有针对性地制订帮扶措施,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真正地让帮扶政策精准落地,从而切实保障困难职工家庭的基本生活,实现困难职工的解困脱困。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扶贫必先扶志,对待困难职工,工会干部就是要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宣传国家政策,时常询问生活情况,鼓励他们提振生活信心,真正把困难职工当家人、当朋友,努力和他们产生心灵共鸣。

杨君(化名)是建档立卡的一名困难职工,所在的单位已经破产,妻子在一家火锅店打零工,儿子正在读高中,还有年迈的老母亲要赡养。在妻子突发脑溢血患病后,失业的老杨曾经一蹶不振,我们在帮扶他时,除了“授人以鱼”外,更是要“授人以渔”,引导他结合家庭的实际困难,主动作为,不要自暴自弃,要把工会的关怀当成是一种帮助,而不是全部依赖。杨君在我们的鼓励下,树立起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在我们的帮助下,被一家保安公司录用,签订了劳动关系合同,有了稳定的收入。儿子也积极参加工会组织的金秋助学活动。如今见到老杨,他那张饱经沧桑的脸上洋溢着自食其力的幸福。

困难职工的梦想很朴实,并不遥远,甚至都不能称之为梦。2019年的金秋助学活动,我们设置了“点亮微心愿”环节,因人而异,为每一位学生精心准备了一份微心愿礼包,这种方式的帮扶让困难职工很感动。也许一份帮扶金就能解决长期患病下岗职工家庭孩子交校服钱的困难;也许一张爱心火车票,就能让一位寒门学子乘坐高铁去外地求学;也许一盏护眼灯,就能让孩子在安静的环境中学习……我们工会帮扶干部就是要让日常的服务有温度,解决好困难职工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多做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

赵勤(化名)在一家医院的食堂里打工,丈夫因病去世,欠下巨额的医疗费,儿子正在读初三,还有生活在农村的双亲要供养,生活非常艰难。和她接触后,看到她不屈不挠独自挑起家庭的重担,我深刻体会到“女子本弱,为母则刚”的含义。在逆境中成长的儿子今年夏天考取了重点高中,为拓宽帮扶的渠道,工会积极为她家联系了一家民营企业进行结对帮扶,共同传递工会组织对困难职工的关爱。

路边的蒲公英开出了毛茸茸的小花,清风徐来,蒲公英似袅袅炊烟,在空中飞舞,追逐属于自己的梦……这多么像我们的工会干部,一直在路上跑着,为困难职工送去希望,为他们驱赶岁月的凉薄,也为自己续写着一段唯美的蒲公英人生。

这户脱困了,我们由衷高兴,在继续关爱他们、不让他们再返困的同时,又迈开脚步去帮扶下一个困难职工。关爱永远在路上,脚步永远不停留,把工会组织的关爱送到每一个角落。我们工会干部“心里有火”,有的是为人民服务的热火,我们“眼里有光”,有的是不忘初心,勇担使命的追光。

我将和我的同事继续在帮扶困难职工的道路上跑起来。我们的奋力奔跑将会成为最美的姿态。

□谢竞美 文/图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