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任洁)记者11月24日从教育部获悉,“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正式启动实施,力争经过5-10年努力,建成若干高水平研究平台,形成老中青结合、具有一流学术水平和担当精神的研究队伍,产出一批具有深远影响的成果,提升中华文化价值引领力。
据了解,“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语委、文化和旅游部、科技部、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全面系统开展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等古文字研究,深入发掘蕴含其中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揭示古文字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创新转化成果,服务时代需求。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主要包括加强收藏保护、推进著录考释、完善人才培养、注重活化利用等5大计划和11项重点任务,将组织有关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文博单位优势力量开展协同攻关,确保工程建设实现预期目标。
据了解, 教育部在“强基计划”中把甲骨文等古文字学专业列入招生改革范围,试点院校已开始招生。另外,教育部还将出台多项改革政策,改善学术评价机制,激发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