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用心把徒弟们带成技术“扛把子”
杨斌:让天文知识“流动”起来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20年11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斌:让天文知识“流动”起来

 

模拟星空演示、天文望远镜体验、科普专家讲座……丰富的互动体验,吸引着很多观众驻足。这些让人第一时间想到了天文馆。其实不然,这一幕发生在今年11月在江西省井冈山市,全国优秀科普产(展)品巡展暨流动科技馆进基层活动的启动现场。北京天文馆作为活动实施的牵头单位,参与其中。杨斌所在的北京天文馆科普教育部又一次出色的完成了任务,让天文知识“流动”到人们身旁。

“‘流动天文馆’顾名思义,就是以天文科普宣传车为载体,通过宣传车直接进校园、进社区等形式,将天文知识呈现给更多没有来到天文馆参观的人们。”杨斌介绍说。

杨斌是北京天文馆科普教育部主任,他所在的部门负责“流动天文馆”这个品牌的建设和组织实施工作。“我们的工作就是让天文馆的知识‘流动’起来,不再停留在馆里。”聊到自己的工作,杨斌很是骄傲,他说,“用最灵活便捷的方式把天文知识带到观众‘家’门口。这样的科普模式,有效弥补了场馆科普覆盖面不够广泛的问题,成为固定科普场馆的有益补充。”

1997年,北京天文馆开始尝试将生动有趣的天文科普知识带进大中小院校、市民文化广场、街道社区。活动主要是由科普宣传车这个载体来完成。23年过去了,宣传车升级为“流动天文馆”品牌活动。逐步形成了以充气式移动天象厅为核心,以互动展项和知识展板为辅助,以科普讲座和天文观测为特色的天文科普服务形式。

2012年下半年,杨斌来到北京天文馆科普教育一线。8年中,他体会着“流动天文馆”品牌活动中每一个难忘的瞬间。和在天文馆布置展览不同,“流动天文馆”活动每次布展的对象都是新场地,难度也就随之升级。每次布展,杨斌和团队成员都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保障活动顺利开展。这考验着杨斌和团队成员的体力和效率。

遭遇天气变化如何应对?活动场地和条件不符合要求怎么解决?一个个难题考验着杨斌和团队成员的临场应变能力。他和大家克服着种种困难,将一场场流动展览布置到公众的家门口,让更多天文知识走进社区和校园。

为了能让全国优秀科普产(展)品巡展暨流动科技馆进基层活动顺利开展,杨斌和部门同事11月6日就来到了井冈山,踏勘是他们要做的第一项工作。这次的活动地点涉及一所中学和两所小学,因为学校几乎没有相关活动经验,这也给杨斌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一定要保证安全,用电、布线、观众规模以及参观流程这些都要反复确定。”杨斌说。他与当地的工作人员确认着每个环节。

第二天一早,杨斌带着团队赶到井冈山中学布展。接电、布线、摆放展品……因为有着前一天详细的踏勘准备,布展工作按照计划稳步进行着。10点活动正式启动,学生们陆续走进现场,感受天文知识的魅力。此刻,杨斌的忙碌才刚刚开始。他不断地在现场巡视着,随时应对突发情况的发生。下午5点,第一天的活动结束。杨斌微信显示他已经行走了17000步。吃过晚饭,他还要和团队召开工作会,安排部署后两天的活动内容。

如今,“流动天文馆”品牌活动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粉丝群”,公众参与度不断提高。2012至2019年间,杨斌带领“流动天文馆”科普团队共走进了165所学校、49个社区,组织开展大型天文主题科普活动10次,参加各类大型综合性科普活动43次,累计服务人数近36万人。“流动天文馆”不仅多次受邀参加全国科技周“流动科技馆进基层”活动等大型科普活动,也先后获得了首都市民学习品牌、西城区市民终身学习服务基地优秀特色项目、科普日优秀特色活动等荣誉。杨斌还获得了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2016年度优秀工作者称号。

□本报记者 盛丽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