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接诉即办”改革工作的意见》11月5日发布。《意见》提出,建立诉求分级分类快速响应机制,各级市民热线服务中心和涉及水、电、气、热等重点民生领域的公共服务部门,提供7×24小时服务。(11月6日《北京青年报》)
有轻重缓急的诉求,就该有轻重缓急的响应。根据诉求的轻重缓急程度和行业标准,建立诉求分级分类快速响应机制,明确不同的处置时限标准,能够在甄别区分诉求类别的基础上优化处置资源配置,把有限的处置资源优先用于民众的紧急诉求、重要诉求,确保民众反映的急事能够得到及时过问、快速解决,确保相关民生问题不耽误、相关履职不“迟到”。在对一些诉求急办的同时,对于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诉求,分级分类机制也给予足够的重视——将未能即时办结、快速办结的诉求列入挂账管理,明确挂账事项范围、标准、程序,完善挂账销账和监督提醒机制,并建立挂账事项办理责任制,利用条块合力,及时协调推动,创造条件解决。这样,诉求分级分类响应机制对处置资源的分配就能做到科学合理有序,既能满足急办的要求,也能尽到正常办理、缓办的责任,既能提升处置服务的效率,也能给民众带来更高的处置满意度和更强的服务获得感。
对市民诉求分级分类响应是一种精准履职、精准服务,体现了围绕“接诉即办”的治理体系的升级和治理能力的进步,希望诉求处置参与部门和人员切实付出责任,合理评估诉求的轻重,用行动上的快慢有序把诉求分级分类响应机制落到实处。□李英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