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健康
3上一版  下一版4
 
面对小孩子爱打人的行为 家长怎样处理更得当?
贵州黔西: 关爱学生营养健康
上海为健康养老提供医疗支撑
你知道吗?这些人不宜使用电动牙刷
安徽省将开展 营养健康餐厅创建活动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0年11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面对小孩子爱打人的行为 家长怎样处理更得当?

工会提供心服务 职工享受心呵护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
“首都职工心理发展”微信公众号
北京市职工心理体验服务系统
http://www.bjzgxl.org.cn
7×24小时免费职工心理咨询热线
4000151123/4000251123
北京市职工服务中心与本报合办
本版邮箱:zhoumolvyou@126.com
 

我是一位2岁孩子的妈妈,不知道为什么孩子最近特别喜欢攻击别人,打父母或者打小伙伴,我有些束手无策。前几天,孩子和他爸爸闹着玩,拍了他爸脸一巴掌,我看见后马上很严肃地教育了孩子:“你怎么能打爸爸呢,这么小就打人,以后还怎么了得?”但是说完这话,看到孩子木讷和可怜巴巴的表情,我瞬间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心很慌。所以,面对小孩子爱咬人、打人这样的攻击行为,我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与制止他。我担心过分压抑会遏制他的成长,但任由他也不行呀。我应该如何应对他爱打人的行为呢?

北京市职工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解答:

为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温柔善良、人见人爱的,所以您急切希望制止孩子打人的心情是能够理解的。不过从您的描述中,我能切身感受到您的焦虑与慌张,因为您不知道自己这样制止小孩子是有利还是有害。

为了更好地辅助孩子成长,我们不妨简单解析一下这些攻击行为。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攻击是孩子的成长信号,攻击性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最早形式的攻击从子宫中就已开始,那就是婴儿的胎动。成长的动力本身包括攻击性的释放,比如,刚会爬的婴儿喜欢乱扔东西,学步期的儿童有咬人、打人的行为……这些攻击性的释放都伴随着成长的重要节点发生着,他试着用新的方式和父母沟通,这个行为的背后是他对于“分离”、也就是自我独立在做进一步的准备。攻击的同时,孩子也有和父母保持连结的复杂心情,所以孩子会非常关注攻击之后父母的反应。正如您所说的,您训斥完后,孩子是木讷和可怜巴巴的,这就是孩子关注父母反应的表现。

其次,攻击是孩子试探边界的表现。孩子通过父母的反应去探索自我边界,这是孩子成长非常重要的一环。这次他可能觉得自己打爸爸太用力了,下次他或许还会打,轻轻地打,然后试探父母的反应。他在不断试探父母的同时也是在寻找边界。

专家建议:

当小孩子有类似的攻击行为,父母首先要做到的是接纳他的攻击性,陪他度过这个节点。一味地指责孩子,甚至给孩子贴上愿意打人的标签,孩子便会把攻击性隐藏起来或攻击转向自身,对日后成长非常不利。如果妈妈接纳了孩子的攻击性,孩子的经验是“你接受了我本然的样子,或者我可以成为的任何样子。”这种对自我的认可使得攻击性获得日后升华的机会,比如通过正当竞争取得好的学习成绩,社会成就等。所以,下次再处理类似情况,你可以这样做:“宝贝,你在打我吗,我好难过呀”,或者你可以试着模仿他,跟他玩起来。

下一步就是给孩子一个清晰的边界。接纳并不是一味地纵容,接纳的同时也要清楚地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一个清晰的边界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安全的。设定边界的时候要温和而坚定,温和的意思是对孩子的行为没有厌恶和惩罚的情绪,让孩子理解到不当的是行为,而不是他本身。坚定的意思是规则明确,不是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也可以。

比如当他咬你或者打爸爸的时候,你可以和他说:你打爸爸的时候爸爸会很痛,打人不是一个好的行为,下次你想打爸爸的时候,试着以亲爸爸一下,或者在爸爸脸上吹一口气来代替。让孩子意识到你们和他是两个个体,他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影响,由此帮助他建立边界感。

说到底,父母应对孩子攻击性的目的不是控制他,而是帮助他学会如何自控。当孩子情绪爆发或出现破坏性行为时,我们要意识到我们怎么做实际上是在给他做示范,让他意识到他的攻击欲望是可以被接纳的,也是可控的。

□本报记者 张晶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