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旅游
3上一版  下一版4
 
湘西南的芋头古村寨
千年戈壁骆驼城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0年10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湘西南的芋头古村寨

 

芋头村是湖南省通道县双江镇下面的一个古侗寨。一个村寨的鼓楼、门楼、芦笙场、古井及青石板驿道一应俱全,且保存完好,被评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说明这个古村寨很不一般。

通道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的西南,与广西、贵州三省交界,是云贵高原向南岭山脉的过渡地区,这里多为山地丘陵,长期以来,是侗族人民生活聚集的地方。

我们自驾住在县城边上,酒店紧邻独岩公园,公园里有一座鼓楼,共有21层,据说这是侗家最高的鼓楼。鼓楼是侗族的标志性建筑,是村里集会议事的地方,楼内置有一面大鼓,凡遇大事就敲鼓聚众,商议对策。而我们要去的芋头村,村里有四个鼓楼。

一进入芋头村景区,首先看到一座桥,叫做“芋头廻龙桥”。廻龙桥一般建在水口处,水口是指一村的水流入和流出的地方。侗族传说龙隐身于水中,因此人们设法将龙留在村寨之中,特别在修建出村的桥梁时,通常会在桥梁下方修筑一道象征性的拦河坝,希望拦住顺水而下的龙王。龙遇到拦河坝无法前进,就只能调头游回村寨,这样村子就留住了龙王,也就留下了福分,所以这桥叫做“廻龙桥”。 芋头村也是一样,芋头廻龙桥守住的这条河是芋头溪。芋头侗寨的建设布局,都是围绕着芋头溪展开的,在芋头溪两岸的山上层层修建。

我们把车停在停车场,换乘景区交通车来到芋头村的门楼,这里是芋头村的进村大门。大门旁是清嘉庆五年(1800年)修建的塘头桥,这也是芋头溪的一座风雨桥。过了桥,顺着田间小路我们就进了村子。

首先看到的是寨中鼓楼,它是一座普普通通的正方形五重檐的鼓楼,矗立在离芋头村入口不远的田地里。鼓楼中心是一个火塘,四周放有条凳,休闲的人们围坐一起谈天说地,小孩子们在楼里跑来跑去。我对芋头村马上产生了亲近感,因为国内的民俗村我看过一些,那多是一些纯粹的旅游景点,里面没有居民居住。而芋头村不一样,它是个地地道道的侗家村寨,没有那么多的商业气息,村民在里面生活,游客在村里走动,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再往前走是个广场,有戏台,有鼓楼,就是那个有名的“芦笙鼓楼”。说芦笙鼓楼最早修建于清道光年间,九重翘檐,下五层为四角,上四层为八角,全木质结构,通过榫卯连接起来。和一般的侗寨鼓楼一样,芦笙鼓楼的一层样式,也是无墙、无门、无窗。

鼓楼旁有村民开的店铺,有卖日用品的,也有卖特色工艺品的,有一间店铺里面挂满了各种式样的草鞋。

芋头溪从山上流淌下来,将村子分为两半,沿河的村民将房屋改造成客栈,窗台上摆放着鲜花,墙壁上挂着鲜花,鲜花装扮起一条古街,接待远道来的游客。

顺着这条街往上走,就可以看到芋头村的侗寨民居了,其中以杆栏式吊脚楼为主,具有典型的侗族风格。整个寨子沿溪水而修,顺山势而建,一层层往上修建,远远望去,有人说这是侗族的“布达拉宫”。总之,民居、风雨桥和鼓楼是三种最具有侗族特色的建筑。

说芋头村还有一个特色,就是芋头村无论什么古迹都有一个故事,许许多多的故事可以从古时说到今天。比如,芋头村有1.6公里的古驿道,说是修建于明嘉靖年间,早先这条古驿道是广西、湖南通往贵州的,是商贩的主干道。1861年,太平军翼王石达开率领十万太平军从湖南到贵州曾经过此道,最来兵败大渡河。73年后的1934年10月,红军在长征途中,又在这条驿道上走了三天。

再有,芋头村有古井3口,关于古井的传说就更多了。其中位于村西北的叫做乾隆古井,旁边有井碑,井水常年不涸,清凉可口。

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本来在芋头村是可以看到侗族歌舞表演的,但是我们到的时间不巧,没有看到。后来,我们在临近的寨子看到了侗族歌舞。以后有时间,我们会再到芋头村的。

□陈大强 文/图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