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图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一元钱剪一次发22年不变 为60岁以上老人服务痴心不改
名胜古迹不应成为 涂鸦者的“天堂”
乘客高速拍下270辆车举报 随手拍违章该鼓励吗?
牧民因怕熊住进车里 专家:“藏棕熊”其实不罕见
高校用观光小火车迎接新生 可运行李还可游览校园
小时候你抱我,现在我抱你! 儿子霸气公主抱术后妈妈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10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名胜古迹不应成为 涂鸦者的“天堂”

 

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不但让因为新冠疫情而裹足不前的国人着实地过了一把类似过大年的瘾,也让我国的旅游业加快复苏,6亿多人次的出行,也让游客饱览了大好山河。不过,在节日的喜庆中,还是出现了好多起不文明的旅游事件,其中,作为每逢假期时的名胜古迹惨遭刻字涂鸦,还是没有杜绝。这类事件,不但给欢乐的节日添了堵,还让珍贵的文物遭遇了难以修复的尴尬局面。

据报道,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的明长城镇北台,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因为游览游客众多,几乎每块石砖上都被刻了字,每层垛口都看不到完好的石砖。尤其是一张长城上密密麻麻的刻字照片让人触目惊心。

其实,类似的破坏文物的事件,几乎年年发生。有的当事者遭到处罚,有的则被教育一番,有的是不了了之。

这些年,我曾多次到过八达岭长城,也时常见到石砖上不时有“某某到此一游”之类的刻字。看的出,有的是用钥匙刻的,有的是用小刀刻的。有的是图文并茂,有的仅仅是一个名字。望着这些密密麻麻的刻字涂鸦,我真为我国这些美轮美奂、精湛绝美的文物命运而捏了一把汗。要知道,即使是再好的修复技术,也难以让遭遇破坏的文物恢复原貌。特别是媒体屡屡披露的那些在丹霞地貌上的刻字,更是600年内也恢复不了。

除了长城石砖遭遇刻字不测之外,在南京明孝陵明楼上也新刻了不少涂鸦。这个有着600年历史的世界文化遗产,在历经多次刻字涂鸦之后,国庆节再填新刻字。有的写着“到此一游 ”,有的则在花式秀恩爱,在同一面墙上,同一个名字出现 3 次。而肇事者还没有找到。

毫无疑问,每年的重大假期,也是各地文物经历乱刻字的大考期。人们或许还会记得前几年有游客攀爬到泰山景区标志性的“五岳独尊”石刻上拍照;女子在慕田峪长城墙砖上涂字“表白”,还拍照发到了微博上炫耀。今年8月,陕西榆林靖边龙洲丹霞地貌核心景区外被人为破坏,一对情侣将名字和心形符号刻在岩石上。网友拍摄的视频显示,除了这处新刻的文字和符号,该景点还有多处刻划的“旧伤”。可以说,从八达岭长城到敦煌壁画,从杭州西湖到四川峨眉山……我国大量文物、名胜古迹被游客以刻字、涂鸦、踩踏等方式损坏。而且,这样的行为已经持续多年,屡禁不止。虽然各地风景名胜部门也采取了若干防范打击措施,似乎还是阻挡不住刻字大军的屡屡突袭。

看来,对这类不文明行为,仅是舆论谴责或者是批评教育,甚或是罚款都不足以震慑这些破坏行为。对这些以刻字刷存在感的人,如果依然是温良恭俭让式的批评,不但阻止不了类似行为的蔓延,还会使我国的文物继续面临潜在的被破坏风险。现行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三条的处罚,仅是上限500元的罚款;《风景名胜区条例》仅仅是处罚50元,显然都是处罚过轻。不少法律专家也建议,亟需加大法律对此的加倍惩处。而山东的地方法规,对此处罚上限已调到20万元。而众多的景区也应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诸如无人机、摄像头防范刻字;对重点地区进行专人巡查,对肇事者列入失信与旅游黑名单等。

我以为,每个人对文物保护不能仅仅是喊口号,还应在每一次的旅行中,切实对文物心怀敬意,绝不能允许涂鸦者随意伤害它。

□赵强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