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节油桶、推出小份菜、制作营养膳食套餐、实行光盘奖励……北京交通大学后勤集团饮食服务中心职工们多措并举推动光盘行动,系列“花式”节约法受到学生们的追捧,如今校内一家学生餐厅每周就能节约10升油,厨余垃圾减少50%。
新学期伊始,该校各学生食堂里到处贴着节约粮食的宣传海报和标语,大厅电视循环播放节粮专题宣传片,就连食堂门口也摆放着相关宣传的展板,营造出倡导光盘行动、反对铺张浪费的浓厚氛围。
学二食堂是校园里最大的学生餐厅,可同时容纳800多人就餐,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目前这里只开放一半座位。到了中午饭点,学生们三三两两地走进食堂,直奔中意的售餐窗口。12时许,学生陆续吃完饭,端着餐盘往垃圾回收处走。在吃完离开的20名学生中,绝大部分人的餐盘里干干净净,只有无法消化的骨头、油汤等厨余垃圾。保洁员郭艳芳忙着把学生递来的餐盘归类放好。“现在学生倒的剩菜比以前可少得多了。”郭艳芳说。
学生们的剩菜为什么会大幅度减少呢?这离不开饮食服务中心职工们的精打细算。饮食服务中心副主任刘丽娟介绍,中心加强对职工们“厉行节约,杜绝浪费”的教育培训,发动大家从多处入手想节约点子。
在采购环节中,餐厅经理每日关注师生就餐规律和动态,按需精准定量采购,尽量避免食材浪费。厨师根据师生就餐潮汐情况,分批次制作菜品,少炒勤炒。餐厅员工在工作结束后再吃饭,不另外单做,剩啥吃啥。
同时,食堂员工自制了节油桶,将用完的油桶倒立,控油收集起来。别看一滴油不起眼,积累起来数量可不少:学二食堂每日用油量在13桶左右,用上节油桶后,平均一周就能节约一桶10升的油,每月节约用油40升。全校共有16家学生和教工食堂,一年节约的油量会更加可观。
食堂师傅们将西兰花的菜根、莴笋的叶子、芹菜叶子等这些看上去像废料的食材进行分类再加工。这些边角料有的被切片爆炒,有的被焯水后拌成小凉菜,还有的与粗粮搭配被制成菜窝头,味道还真不错,不仅物尽其用,也为食堂菜品再添“新宠”。
其实,有些节约招数在北交大已实行多年,像小份菜的点子就是饮食服务中心主任赵兴于2013年想到的,推出多年来,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小份菜和小份主食窗口实行半量半价,比如早餐有0.1元的小米粥、0.2元的小馒头、1.5元的小玉米等半份主食,中晚餐则有小份荤素菜和主食供应,解决了有的学生吃一个不够、两个又多了的尴尬,学生花同样的钱可以吃到更多饭菜。
前些年,学生有时会在食堂的意见本上抱怨饭菜咸淡,随着饮食服务中心职工们不断改进菜式、提高饭菜质量,加上领导每顿巡视食堂及时听取建议等动作,近两年,上述反映大大减少。
为了增强学生膳食的营养,新学期伊始,学二食堂推出了营养膳食套餐,营养师科学搭配菜品、精准量化,根据大学生每日所需蛋白质调整原有荤素菜品的结构和比例,增加水果和奶制品供应,倡导学生科学合理用餐,多吃低盐低糖低脂美食。菜品通过减量降价,不仅满足了学生对食物多样性的需求,也减少了食物浪费。
此外,学三食堂等地还新设立“光盘奖励”政策,只要学生周一到周五高峰时段做到“光盘”,就能获得水果或酸奶的奖励,送完为止。
刘丽娟自豪地告诉记者,各食堂职工推出的多种节约方法已取得显著成效:在日营业额达到18000元时,学二食堂以往大厅厨余垃圾有7桶,现在只有3.5桶,减少了一半。
□本报记者 任洁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