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刹云居寺名声显赫,所珍藏的石经、纸经、木经号称“三绝”。在云居寺药师殿北配殿,云居寺正在向社会大众展示文物修复阶段性成果。
为做好这次展览,有关方面组建了文物修复团队,阵容强大的专家来自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专业涉及木质、纸质、考古、历史、文献等多个领域。
修复师就是“文物医生”,治疗中要又轻又准,还要最大限度地保证文物安全。记者探访时看到,在工作台前,修复师有的正在用软毛刷轻扫经板表面的灰尘,有的用大号棉签在经板凸起的刻字上反复擦拭,有的用小巧的挑刀轻轻剥落积墨,有的手持滴管小心翼翼地将封护液滴在经板上……修复完成的木经板,由此前的枯朽黄褐色,脱胎换骨为质感黑色。
与此同时,纸经的修复工作也在同期进行。修复师陈鲜维时而用喷壶喷湿修复桌上的书页,时而用镊子进行调整,时而用毛刷轻扫页面,尽量将书页整理得更平整些,为接下来的修补打下基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是陈鲜维对自己工作状态的描述。她负责修复的这卷标号为“右6”的佛经,从库房取出后成板结状态,不仅外表脏污,每一页书页更是粘连在一起形成了“书砖”。通过在蒸锅中用蒸汽湿润纸张的方法,让残留在书页上的糨糊和胶分离。每蒸一次,揭开一些书页,照此反复操作,耗时20天才揭开一册佛经。
记者了解到,云居寺的“三绝”中,石经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实施的保护工作基本完成。而纸经和木经板的修复直到2019年才真正开始实施。按照计划,在为期3年的修复实施中,明代纸经修复486卷,清代龙藏木经板修复500块。对于云居寺库藏的2.2万余卷明代纸经以及7000余块清代龙藏经来说,虽然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终归是一个良好的开始,越来越多的破损文物正在逐渐从湮灭的边缘被文物“医生”“拯救”回来。
□本报记者 周美玉/文 周世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