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敢向“硬骨头”宣战的技术控
刘宗永:带领家乡变身“美丽乡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0年9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敢向“硬骨头”宣战的技术控
——记首钢矿业公司杏山铁矿采矿作业区副区长严振湘
 

他爱学习,各类证书堆成小山;他爱钻研,创新成果纷至沓来。当问及他,“都有那么多成果和荣誉了,怎么还这么拼命?”他斩钉截铁地说:“干就干到最好!”他就是首钢矿业公司杏山铁矿采矿作业区副区长严振湘。

今年34岁的严振湘,2008年大学毕业后,4000多个日日夜夜,一直与狭长、幽深的地采巷道为伍。期间,他主导的多个项目斩获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中国最佳管理创新实践奖、中国爆破行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多个奖项;他也获得了首钢优秀青年人才、首钢劳动模范、首都市民学习之星等多个荣誉称号。

坚持不懈的“学习达人”

严振湘有一个习惯,爱给自己定目标。参加工作以来,每年年初,他都会定一个年计划:要学什么知识,要考什么证书,工作要达到什么目标……“人有目标了,就不会害怕眼前的困难。”严振湘说。年底时,他会对照计划总结一年来的得失。多年来,严振湘考取的各种证书摞起来有半米多高。

围绕采矿技术,严振湘也给自己设定了“学习取证目标”。2011年取得矿山助理工程师职称,2012年考取注册安全工程师,2018年取得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初级证书,2019年取得北京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并通过矿山高级工程师评审。

不断积累的知识成为他解决问题的基础。切割井是矿岩交接处一个约直径3米、高15米的竖井,为首次爆破提供岩石破碎后体积增大的补偿空间,也是保证矿石顺利回采的关键一环。

以前,切割井由外部施工单位人工完成。由于杏山铁矿不同水平的矿岩结构不同,若爆破后碰到破碎点位、上面掉石头,施工单位就停止施工,人工钻井效率低,15天才完成一个。为降低外部委托成本、提高掘进效率,2014年开始,他就带领团队尝试利用中深孔施工一次形成切割井技术。

万事开头难。严振湘和团队研究的方法经多次试验,爆破后切割井高度仅有6米,远远达不到15米要求,且周边的巷道破坏很严重。看到这个结果,他反思问题到底出在哪?他网上查资料、外出考察、请教施工单位老师傅……一次次重整各项穿孔及爆破参数,却一次次以失败而告终。甚至连团队里有些成员也逐渐没有了信心,可他却不信这个邪,还是一如既往每次爆破盯现场、验结果。

有一次重新调整布孔间距后,严振湘本想乘下井车去查看现场穿孔、爆破情况,可没赶上车。眼看就该吃中午饭了,可他心里放不下,为了能在现场亲自指导岗位穿孔、爆破,他决定走着去-236米作业现场,一个人在空旷的巷道里走了1个多小时。到了穿孔作业现场,他盯着岗位每一个操作,一次次确认数据。穿孔完成后,顾不上吃饭,他又组织填充炸药、爆破、记录现场爆破情况……

经过4年多锲而不舍的努力,几十次的失败尝试,无数个日夜的辛苦付出,2018年底,严振湘和团队终于取得了试验成功。现在,完成一个切割井只需2天时间,大大提高了切割井施工效率。2019年,杏山铁矿15条切割井全部由中深孔爆破形成,获得直接经济效益100余万元。

潜心钻研的“创新达人”

严振湘一直保持着好钻研的劲头儿,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优化。

记者问严振湘:“你是作业区负责人,有啥事安排下去不就行了,有必要天天往井下跑吗?”

“我是管技术的,一些问题只有到现场才知道怎么解决。”严振湘不假思索地说道。

以前,杏山铁矿中深孔爆破一直采用一中心孔设计爆破,由于放矿口较窄,影响矿石回收率。2019年,严振湘带领团队确定了“地采中深孔双中心设计参数优化”新课题。课题是定了,但具体能不能实现,还要实践来检验。为制定出满足生产需求的双中心孔爆破参数,他经常待在井下不上来,对中深孔爆破过程、回采出矿过程进行跟踪写实,有时为了总结出一个参数是否符合现场情况,他在现场盯着铲运机出矿,指导岗位出矿,统计大块数目和尺寸等,一下井就是一整天,出来的时候,除了眼睛、嘴巴能看见肤色,其他地方都是厚厚的灰尘。

他对试验进路一调研就是半年多,整理了上万条数据,一个个查找问题、分析原因,重调布孔参数。笔记本上记录的数据越来越多,双中心孔爆破的掌握也越来越全面。但还是存在放矿口扩大后出现丢排问题,他经常向曾经一起合作过项目的国内知名采矿专业教授任凤玉老师请教问题,电话一打就是两小时。教授经常被他“骚扰”,同时也被他好学的劲头儿感染,总是给他提出好的建议。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根据教授的建议,带领团队又经过多次调整排距、爆破试验,双中心孔设计爆破试验终于成功了,爆破质量、矿石回收率实现双提升。2019年,杏山铁矿完成双中心中深孔50万吨爆破量,比较上一水平面对应点位多回收矿石6972吨,取得经济效益50多万元。

付出的是辛苦,回报的是甘甜。近年来,严振湘先后参与取得《全自动地下矿上向孔乳化炸药现场混装技术及装备》《回采爆破工艺参数的研究与应用》《杏山地采最佳截止品位的研究与实践》等21项国家级、行业级、集团和公司级成果,以年均四个成果的速度,成为公认的“创新达人”。

精益求精的“管理达人”

“不丢一吨矿”,这是严振湘2019年为保证供矿同时降低地质矿量消耗给作业区设定的目标。为保证资源有序接替,严振湘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地质矿量消耗控制住,提出了“抓好中深孔设计这一前提、提高爆破质量这一基础、精细计划管理这一根本、强化供配矿管理这一支撑、提高每次爆破出矿量占比这一核心”的“五个一”管理模式。

说时容易做时难,作为作业区技术负责人,大家都知道严振湘的精细劲儿。一次,严振湘接到作业区技术员从井下打来的电话,218米7进路货源质量不好、大块多,影响出矿效率,建议组织下一次爆破。他立马查看技术平台数据,发现出矿量还达不到爆破量的60%,如果组织下次爆破的话,里面剩余的近2000吨矿石将会被完全覆盖,再想回收只能等下一水平面处理,具体能收回多少也没底。

“这么干可不行。”他回绝了技术员的建议。随后赶忙下井,一直盯在电铲旁边观察,每出4-5铲矿,他就检查一次,终于让他找到了这一炮大块多的原因。他要求岗位从左侧炮孔较好的部位重点出矿,保证出矿效率的同时,缓解集中出大块的问题,避免矿石损失。正是这种精细的态度,2019年,杏山铁矿地质矿量消耗较年度计划节约38万吨,延长杏山铁矿地下开采一期工程服务年限近2个月。

技术专业出身的严振湘,对精细生产组织也有点“强迫症”。以前,计划专业在制定月计划时,铲运机运距计算,是通过平面图从铲运机出矿点位至溜井的路线直接测量而来,但严振湘观察发现,实际作业过程中,受限于设备自身转弯半径及进路和溜井开口方向影响,铲运机在进路内铲矿完成后,往往需退出一个稍超过铲身的距离(约15米)才能向溜井进行翻矿,实际运距稍稍大于理论测量运距。

发现了这一细节,严振湘要求计划专业在制定月计划时也必须把此问题考虑进去。这段折返距离在铲运机全月运距中所占比例看似微乎其微,但严振湘却不这么认为,他的观点是,铲运机一趟差个几米,积少成多,直接会造成月计划铲运机台效误差,从而影响月计划的精确性。

2019年,严振湘带领大家严密组织生产,抓实技术管理,提高设备效率,保证供矿组织。全年回采矿石量完成333万吨,创出历史最好水平。

12年如一日,严振湘就像一颗镶嵌在地层深处的璞玉,用青春的锋刃不断打磨,在幽深的巷道里闪闪发光。

□本报记者 石海芹 通讯员 刘开龙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