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控制精度 不超过头发丝四分之一
垃圾分类“达人”的烦恼解决了
服贸会机器人展区观展人气高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9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垃圾分类“达人”的烦恼解决了

 

王平是东城区建国门街道赵家楼社区的老住户,居住在这里近30年了。灶台旁的桶存放厨余垃圾、客厅沙发的桶存放生活垃圾、阳台上摆放的是可回收垃圾……除了作为该社区一名楼长,王平还另有一个名号——垃圾分类达人。

不过王平也有着自己的苦恼,“虽然我把各种垃圾都分类了,但是因为社区没有分类回收的设备,最终它们还是要被混装。”王平说。2018年,随着建国门街道绿色生活驿站的投入使用,王平的苦恼也得到了解决。记者看到绿色生活驿站的门口张贴着不同种类垃圾投放的时间提示板,这里还配备了分类垃圾桶和专人值守。据介绍,每天按照居民投放的次数来积分,每天最多5个积分,会定期组织积分兑换礼品。“我换过的物品可不少,米啊、油啊、卫生纸,这几年我的积分卡上累计也有上千分了。”王平说。

记者了解到,2018年建国门街道启动创建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工作。街道对小区垃圾桶、垃圾篓、转运车辆加装身份识别和称中计量设备,利用技术手段实现垃圾收运全流程实时监管和各类垃圾产生主体的排放量统计。

针对居民集中、密集的楼房区建设绿色生活驿站;针对平房区采用定时定点流动收集;针对高档小区采用“户分桶”形式,一户一桶,居民将家中的厨余垃圾放在户分桶架上,工作人员两小时一收,回收后户分桶内置芯片自动称量计分。针对垃圾分类意识较强的小区(院落)采用智能垃圾桶。此外,对居民产生的再生资源可通过电话、手机App进行预约后,工作人员按时入户收集。

此外,街道还打造了包括弘通巷垃圾分类示范宣传长廊在内的“六个一”示范点。其中,示范宣传长廊将76.6米长的墙面划分成11块区域,围绕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绿色生活等理念分主题设计,由九个社区的社工和居民利用可回收物和旧物作为装饰材料亲手制作完成。

□本报记者 盛丽/文 彭程/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