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当“没有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成为热梗;当“辅导孩子作业如何控制情绪”成为热搜;当“是否生育二孩”被热议;家有儿女的你们,是否也有槽要吐?有故事要讲?有欣喜要分享?有疑惑求解答?《劳动者周末》特开“家教园地”栏目,向广大家长征集养育儿女的话题与故事。如您有养育故事、经验,包括您感到困惑的育儿话题,都可以写给我们。投稿方式:邮箱ldwbjjyd@126.com,午报小编在这里等您。
大学生每个月生活费该给多少钱合适呢?这一定是不少大学新生家长纠结的问题。最近,午报向大学生家长征集了孩子生活费该多少钱,怎么消费的意见,并请教了专家,希望能为各位读者答疑解惑。
女儿很自律 每月大约给1500元生活费
讲述人简介:
王先生,民营企业职员,家庭年收入13万元-15万元,有一个上大学二年级的女儿。
在大学读书期间,我并没有给孩子规定每月固定多少钱,一直是弹性制,孩子没钱了就会跟我们要。但是女儿一直很节俭,每月生活费已经从刚入校的2000元,降到了1500元。
我女儿几年前考进了北京大学,马上将读大三。刚考上北大的时候,我们一般不限制她消费。她也很节俭,基本在食堂吃饭。也喜欢吃面包、喝奶茶、还会买些水果,这部分的开销一般一个月600元左右。
除了吃饭,女儿也很爱美,喜欢在网上买东西。她衣服买得多,小摆设、小玩偶,她也偶尔会买点。她还买化妆品,跟同学们出去的时候,也会化个淡妆。
大学社团很多,北大尤其如此,女儿也报了很多社团,诸如动漫社、滑雪社、爱心社等,她都喜欢尝试,其中,她坚持去的最多的是爱心社。参加社团活动,也会产生一些花费。比如,孩子要参加社团组织的活动,会产生门票、路费等。
业余时间,女儿也会跟同学们出去吃饭,一般每人每次消费50-100元,这方面女儿一直控制得很好。闺女一直在记账,我们并没有要求她这么做,一般每个月跟同学们出去吃几次饭吧,如果次数多了,她就会适当减少。平均下来,一个月1500元就够了,她有什么想买的,我们也会尽量满足。
对于大学生每个月生活费该花费多少?我认为,要根据不同的家庭状况来定。如果家庭状况差,学生的生活费就会适当少些,如果家庭状况允许,作为家长,我就会支持孩子一些额外的合理花费。当然,调动孩子的自我调适能力,让孩子有记账的意识,对孩子以后养成科学合理的消费习惯,也是很重要的。
给孩子一个月2500元生活费 非必要不增加
讲述人简介:
马女士,企业职工,家庭年收入在15万—20万元,有一个读大学四年级的女儿。
我的女儿就读于北京某大学四年级,每月的生活费是2500元。我在她入学时就估算过,这些钱够她支付日常生活的必要开支。我也明确告诉过女儿,她每个月的花销已经占了自己工资收入的近一半,没有特殊原因不能再多支持她。
据我了解,女儿的主要支出项目有两大部分,一项是伙食费,其中包括偶尔外出和同学聚餐。另一项就是参加一些社团活动。虽然社团可以免费报名,但是产生的花销却不少。比如:参加舞蹈社团,总要买一身舞蹈服;参加游学活动,产生的费用就可能更多了。我认为,这方面的花销一定不能省。因为大学生活不仅仅是学习和掌握知识,同时也是培养孩子的社交、兴趣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总之,我认为,一个普通大学生在校期间一个月需支出2500元,已经足够了。其中吃饭和社交占最大比例。
我认为生活费有相当大的弹性,与性别、恋爱情况、兴趣爱好都有关系。此外,不同的生活方式、家庭条件、个人情况,也决定了不同的生活费水平。生活费够不够花,其实没有一个准确的标准。
所以,我觉得对于那些不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生活费的孩子,家长可以适当的管制一下他们的生活费用。平时可以把他们的生活费和杂费分开,当孩子需要另外的钱财支出时,再给他们转钱。这也是让他们尽快学会自己管理钱财的一个好方法。因为,不管家庭条件如何优越,都不能让孩子养成大手大脚的生活习惯。
给大二女儿一个月2000元生活费 吃饭占比大
讲述人简介:
陈女士,国企职工,家庭年收入在20万-30万元,有一个读大学二年级的女儿。
我女儿已经上了一年大学,对于生活费,我已经摸底清楚。每个月给她2000元钱。
女儿今年19岁,去年从老家的一所重点中学考上了北京某重点大学。当时,家里人给她准备的大学入学礼物都非常昂贵。比如,她小姨买了价值一万多的苹果电脑送给她,舅舅舅妈送来了奢侈品牌的双肩背包,我父母和她爷爷奶奶还给了现金。在上大学之后,她也和我讨论过生活费的问题。我跟她明确,不能长期支持她购买这些高档用品,每个月2000元生活费,是我给她定下来的生活费限额。
在她开学之后,我到学校观察她们食堂消费和孩子们的生活状态。说实话,她所在的学校非常有名,然而她上学的校区是新建校区,在北京的郊区。学校周边没有可以消费的场所。学校食堂只有一个,价格不低。我和孩子吃了一顿中午饭,人均消费20多元,我心里算了一下,这一天光吃饭至少50元呀。在宿舍里和其他孩子聊天时,我发现,学生在学校生活还有不少家长考虑不到的消费。比如,洗澡费,在校洗澡其实是收费的;喝水,孩子们喝矿泉水,并不是在校打热水喝,她们都说学校的开水不好喝;参加社团免费,但社团也组织需要支付费用的活动,或者需要购买服装、道具、画笔等工具。这样算下来,女儿2000元的生活费,还是非常吃紧的。于是,我经常在网上给她买一些零食、水和洗漱用品。我之所以没有同意给她涨生活费,主要是不希望养成她大手大脚的习惯,也不想她购买太不健康的零食。我来买零食,才能好好把关呀。
今年,她已经上大学二年级了,我也在考虑要给她涨300元零用钱,并鼓励她健康生活,记账理财,为她今后自己独立生活做好准备。
大学生生活费安排应立足于培养其节俭意识
专家点评:
郝旭光,北京市师德标兵、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人力资源与组织行为学系教授。
我平时跟同学们接触比较多,为这个题目又专门做了一个小范围的调研,学生中生活费一个月最高的用5000元,最低的只用1000元。一般工薪家庭的学生的消费结构差别不大,约占60%的生活费用于吃饭。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记账的习惯,但可以查账,因为有微信支付,有一小部分会记账。
我教过一位北京孩子,其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月收入2万左右,给他一个月2000元生活费。他正常饮食消费1200元,很少有不理智消费,消费根据需求来定。日常生活300元,娱乐消费200元,存款300元左右。两年多下来,他已经积攒了1万多元的银行存款。
我个人觉得,家长提供生活费,可能需要综合考虑:要满足孩子的正常需求和消费,考虑到年轻人的特点,理解孩子偶尔下个饭店、点个外卖改善调节一下伙食是正常的;要有意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习惯和行为,培养孩子的节俭意识和习惯。另外,建议家长在家庭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给孩子提供三笔特殊用途的费用:课外进一步提高专业素养的学习、培训费;旅游费用,鼓励孩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个假期支持孩子去外地乃至国外旅游,去相关单位实习,去农村、企业进行社会实践;培养孩子可以受益终生的特殊文体爱好。
总之,生活费的预算应该是有技术含量的,除了满足孩子基本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外,也应该成为培养一个完整、大写的“人”的重要方面,应有助于他们成长为有责任感、素质优良、能力全面、特长突出的青年才俊。
本报记者 任洁 李婧 博雅 余翠平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