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着力培养年轻职工 接力传承水库精神
年轻的技术尖兵 关键时刻站得出来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0年8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着力培养年轻职工 接力传承水库精神

田国生(右)
田国生
密云水库管理处下会水文站站长
 

“能到水文站工作,我是幸运的。能见证水库的发展,我是幸福的。我一直很感恩。”北京市密云水库管理处潮河管理所下会水文站的站长田国生如是说。

密云水库的水主要来源于潮河和白河,而自潮河流入水库的水,必经之路就是下会水文站。下会是密云的一个村庄,位于库区上游东北方向50公里处。下会水文站建于1976年,属国家基本站,集水面积为5340平方公里。

“我们这个站承担着流量测验、水文调查、水文资料整编等任务。说白了,我们这里就是密云水库的眼睛和耳朵。”田国生说。

田国生1986年初中毕业,之后就到下会水文站工作。当时,站上只有他和师傅王养才两个人,水文测验条件差,他们每天用流速仪测量流量。到了汛期,测验任务就更重了,从2个小时测一次,变成6分钟测一次,几天几夜不能睡觉是常事。即便到了冬天,天未亮,他们就要凿开冰面测验。

田国生堪称密云水库“水文尖兵”,30多年来,他带领的下会水文站没有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而他自己却多次遇到过危急时刻。1998年,潮河上游发洪水,水流量达到了1160立方米每秒。下会水文站原本有一排水尺,固定在河床底的木桩上。但大水一涨起来,水尺全都被冲跑了。洪水退去后,为了准确测量,需要水文站职工手拿水尺到河中心测检。

俗话说,水涨冲,水落淤。田国生明明知道河底有危险,但是依然抢着下了河。河床是沙质地,他人一下去,就陷进了泥沙里,不仅喘不上气,话都喊不出来了。“那种情况下,说不害怕,都是蒙人的。幸好我们早有准备,我的腰上系着一根绳子,大家齐心协力,很快就把我拉了上来。”田国生笑着说。

2018年汛期,下会水文站迎来了20年来最大洪峰。“跟1998年相比,那次的水流量并不是最大的,但因为站上的职工年轻,第一次遇到这么大的洪水,最初比较紧张。”田国生说。当时,下会水文站的所有职工都住在站里。随着水位不断上涨,田国生带着大家冒雨在河道里取水样,完成了测量任务,并成功测得了洪峰。

“那段时间,大家都是没白天没黑夜地工作,身上的衣服,就没有干过,一直是湿的。”田国生表示,这次经历,让这些没见过大水的年轻职工,从一开始的紧张害怕到后来能顺利开展水文测报工作,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年轻人敢挑重担、勇于接受挑战的能力也让田国生很佩服。

现在,水文站里一共有8个人,除了田国生,其他人都是“80后”“90后”。面对这些年轻人,田国生的角色不仅是师傅,更像是家长。不仅教他们技术,把他们锻炼成为合格的水文人,还从生活上、思想上关心他们。“我们这就是一个大家庭。他们想家的时候,我给他们做好吃的。他们思想上有了波动,我跟他们唠家常。”田国生说。

从1997年起,下会水文站先后来过40多名大中专学生。他们有的成为了业务骨干,有的从这里走上了领导岗位。下会水文站俨然成了人才培养站。

田国生觉得自己很幸运,初中毕业的时候,跟他同龄的人,大多回家种地了,而他找到了稳定的工作,还从农民变成了工人,完成了身份的转变。这些年,密云水库有了巨大的发展变化。站里的设备先进了,工作条件也改善了。

“时常有人问我,30多年都在这个地方,每天都做差不多的工作,不烦吗?不想换个地方,换个工作吗?”田国生坦言,他从来没想过换工作、挪地方。“不说拔高的话,我真的是对水库、对水文站有感情。”

田国生说:“很多人都在说‘工匠精神’,我觉得,每天干好同一件事,几十年如一日,就是工匠精神,也是密云水库水文人的精神。现在,我没有别的心愿,就是希望站里能有更先进的设备,职工有更多专业技术培训的机会。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守护首都的这库清水。”

□本报记者 陈曦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