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南口镇长水峪村位于北京的西北部,坐落在燕山山脉的山根底下,是一个有200多户,500多人的小山村。张长利是长水峪村的党支部书记,也是一名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
他每天巡视防洪渠,确保排水畅通;他巡查可能出现险情的村居,将村民转移到安全的位置;暴雨中他连续40小时值守,直到确保村民生命财产安全……几年来,在防汛面前,张长利把村民的生命安全永远放在第一位,不分昼夜地坚守在工作的第一线。
有人问他,这么拼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他用经常跟村干部们讲的一段话来解读:“我们早晚会退下来,等退下来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给村里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那就是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我就问心无愧了。”
为了防汛该花的钱一分都不能少
长水峪村是建档立卡的低收入村,村里经济条件不好,集体收入几乎为零,村里的支出都靠财政直接拨款。对于办公开支,张长利一直秉持着能不买的就不买,能少买的就少买,能重复用的就重复使用的原则,节省一切开支。然而,对于铁镐、手电筒、反光背心、雨衣雨鞋等防汛物资和防汛器材的购买,他从不含糊。“虽然咱们村没钱,但是在防汛面前,该花的钱一分都不能少。即使经费再紧张,也要保证防汛物资随时能投入使用。”
“这是因为张书记在思想上对防汛工作非常重视,没有一点侥幸心理。不仅他绷好这根弦,也要求全体村干部和工作人员严格执行上级关于防汛工作的要求,而且标准更高。”长水峪村第一书记许顺新评价说。
今年自从入汛以后,张长利每周都要开一次村两委会,研讨防汛工作。他每天都关注昌平地区天气预报,如果出现汛情预警,就利用广播、微信群,由村里统一向全体村民发出提醒,并指导村民该如何做好防护工作。
张长利身兼多职,他不仅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还是村旁一条防洪渠的河长。从即将进入汛期开始,他每天坚持巡视一圈,发现河道有淤堵的就立即清理,保证排水畅通。因为有旧疾,他的双腿疼痛难忍,大家都心疼地劝他休息,张长利却说:“在这非常时期,我不可以脱岗。”
关注重点群体 危房村民提前转移
高秀红是村里的重点关注户,她身体就不好,大儿子今年21岁,先天性残疾;小女儿刚满3岁。家里唯一的劳动力是她丈夫。然而,去年10月份,她丈夫脑出血,抢救过来后留下了半身不遂的后遗症。
高秀红的娘家没有给她留下房子,这么多年来,她和来自山西的丈夫都是在村里租房住。自从丈夫患病后,没有了稳定收入的来源,为了找到更便宜的房子,高秀红在邻村花塔村租了一个小院,一个月的房租只要200多元钱。
这时有人会问:为什么这么便宜呢?原来,她租的小院有3间房子,但都是上世纪50年代左右盖起来的砖木结构的石头房。除了边角的地方用了一点砖外,墙体大都是用土和石头垒起来的。3间房屋的窗户全部糊的是窗户纸,屋里的墙面也都糊满了报纸,如果撕开报纸,就能看到土坯,用手一抠就能抠下来一大块。用高秀红的话说:“这房子比我年纪都大。我也知道不安全,但是也没什么别的办法。”
村里的重点关注户,有的是因为经济条件不好的,有的是建房位置不好靠近山根的,还有房屋破旧的。对于这些重点户,张长利按照区域分片,每个村干部直接负责一到两户。而最困难、最危险的高秀红家,张长利留给了自己。
“虽然她不住在我们村里,但她是我们的村民,必须要关注、关心她家的生活情况。”今年,张长利到花塔村看望高秀红一家不下10次,持续关注他们的生活需求。入汛前,他将关注点聚焦在了这个遇到大雨随时可能坍塌的房子上。
“这一家子的情况不好,一个是残疾、一个是半身不遂、一个娃才3岁,一旦雨大了,房子出现点问题,他们跑都来不及。”张长利不无担心地说。于是,他立即决定利用村里现有的住房,腾出来让高秀红一家免费居住,安全度过汛期。
虽然村里能够提供的房间不大,只有十几平方米,一家四口住着有些拥挤,但是坚固安全。高秀红一家人在今年入汛前,高兴地搬回了长水峪村。一提起这事,她激动地说:“张书记表面上严厉,但是个暖心的人,处处为村民着想,他就是我们的亲人。”
在7月中旬北京的一场大雨中,降水量最大的地方就是昌平南口的花塔村。“如果高秀红还住在那个破旧的房子里,真不敢想会有什么后果。”许顺新感慨道。
暴雨中40小时值守确保村民安全
除了高秀红外,村里还有七八户人家的房子坚固性一般,他们也是张长利的重点关注对象。汛期,他要求村干部直接到包户家中巡查,一旦出现险情预兆,就迅速将村民转移到新建的文化活动室内。
8月11日17时40分,市气象局发布暴雨黄色预警。11日18时,市防汛办发布防汛黄色预警响应启动单,定于11日24时对门头沟、房山、昌平、平谷、怀柔、密云、延庆等区启动防汛黄色预警响应,8月12日8点启动全市防汛黄色预警响应……预警通报接二连三地传递过来,张长利立即通知全体村干部和工作人员到村委会集结待命。随后,他安排大家按照入汛前就分配好的方案,各自走访容易出现危险的房屋,他在村委会办公室值守。期间,大家把走访发现的问题整理、登记、备案,一旦发现新的隐患,就立即打电话给他直接沟通。
全村都查询了一遍之后,张长利组织大家汇总情况,针对出现的问题立即解决。村干部24小时值守,轮流回家吃饭。
次日,大雨如期而至。“这次的降雨没有7月份那次的大,但是我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张长利回忆说。
那天下午,等雨势稍弱了,张长利便带着全体村干部再次走访村里的重点户、到村民家里巡查电路。一切都没问题了,他才安排村干部回家休息。可他仍然在村委会现场值班,一直到预警期结束,值班将近40个小时,期间,饿了他就啃点方便面充饥。
“对我们来说,最大的安全隐患就是降雨给房屋带来损坏,甚至造成的人身伤害。”张长利说。其实,房屋最怕的是小雨,因为小雨持续时间长,泥土砖有吸水性,小雨连绵不断,慢慢渗入,最容易造成房屋漏水,给房屋安全带来隐患。
张长利说:“今年进入主汛期后,昌平区南口镇的降雨量跟往年比大很多,持续的时间相对来说也更长。但是村里经过了这些大雨、小雨的冲刷,村民没有因此受到任何的伤害,全部安全。但是,我们还要一如既往地细致,不能存有任何麻痹和侥幸心理,认真执行防汛措施,确保2020年平安度汛。”
□本报记者 刘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