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袅袅炊烟浓浓爱
我的抗洪往事
品味世间的纯真与美好
■征稿启事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7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品味世间的纯真与美好
——读冯骥才散文集《花巷》
 

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最初学画,后以“伤痕文学”享誉文坛,是新时期文学的代表人物。1990年前后,冯先生投身于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而奔波于大江南北,被誉为“民间文化的守望者”。最新散文集《花巷》,书写了冯先生的人生经历和智慧,是品尽世间冷暖后的坚韧与豁达,是历尽苦难后的乐观与坦然。读之,能从中品味到世间的纯真与美好。

这本《花巷》,收录了冯先生的散文经典名作58篇,分“用心生活”“生命真趣”“艺术人生”“远方诗意”四辑。这里有冯先生对人生中的某些重大际遇或亲友交往的感慨之作,也有对世事的看法和感想;还记录了冯先生工作之余的生活趣味,有书画音乐,更有遛摊寻宝、香烟美食。幽默风趣的文字,流露出他“物皆有情”的真情感悟;不仅写了春秋冬夏、花鸟鱼虫,更有世间之人、人间之情;还收录了冯先生游历国内外的自然散文,国内多地的走访名为旅游,实则文化守护之旅,冯先生的文化担当和责任意识也在其间悄然显露。

冯先生的文风优雅,内涵广博,情感深沉动人,既体现出一位当代文化大家的学识修养、气度担当,也流露着他自信而从容的人生智慧。读他的文章就像细品古典诗词,韵味在字里行间流淌。他或写自己的独特体验;或写自己的内心感受;或写自己对于文化现状的思索;或写对于异域风情的精神追索。如《时光》中他写:“植物死了,把它的生命留存在种子里;诗人离去,把他的生命留存在诗句里。”又如他说的,“岁月只能衡量生命的长,谁来衡量生命的宽,还有重量?”这些文字都是发自肺腑的箴言,缠绵轻盈,于无形中编织成一个美丽的梦,让人心旷神怡。

冯先生的文字充满了智慧的观察与醒悟。他不仅提供了细腻的生活枝节,而且直接指向精神的内核,当然,还有观察世界的角度。例如书中的《苦夏》《冬日絮语》等篇章,都用一种平凡的意象传达出深刻的哲思。夏天是闷热的、痛苦的,就像人生的耕耘期。你必须耐得住寂寞,忍得住痛苦,在不断地磨砺中走向成熟。人生如四季,在起承转合中呈现出生命每一个阶段的不同特征。

生活并不仅仅是诗与远方,更多的是责任与担当。冯先生在《挑山工》中,写他在游泰山时发现,在游览过程中,虽数次超越一名挑山工,但在休息时他也总在与他们同地方休息。不禁敬烟攀谈,工人想了一会道:“俺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同一条道。你们是走的快,可你们在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停下来呗!俺们跟你们不一样,不能像你们在路上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脚踩不实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那样两天也到不了山顶。就得一个劲儿的往前走,别看着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面去了。瞧,是不是这个理儿?”这种不畏艰难的精神,让人敬佩。

写文即是写自己的人生,从冯先生的文字中便可窥见他的为人处世及细腻的情感。无论是对一年四季如诗如歌地描绘,还是对身边事物细致入微地刻画,无论是在异国的艺术殿堂里流连忘返,还是对故乡的眷恋、对师长的追思、对小人物的同情,无不渗透着他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处处留下了他对历史精神的探究,对生命对人生的深深思索。冯先生常说:“任何一种生活,都是对你的馈赠,不要抱怨生活。生命的快乐,是能量淋漓尽致地发挥。”我想冯先生定是一个大爱之人,爱亲人,爱友人,爱对艺术孜孜以求的民间艺人,爱所有为艺术献身的人们,爱人间一切的美。

“用心生活是累人的,但唯此才幸福。”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冯先生对人生、对世间的深沉感悟。冯先生在《日历》中说:“生活的真正意义,是创造每一天,在繁华之外、浮躁之下,拥有一部分心灵生活,把美好的东西融入生命里。”阅尽世间生活的风雨后,愿世人从冯先生的智慧和感悟中获得启迪,收获自己生活的恬淡幸福。

□高中梅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