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写过《苦夏》一文,写出了夏的苦,也深究了夏的丰富滋味,那文意不只是停留于苦的层面,而是让酷烈的夏天变得有苦有甜,有滋有味,突显出了文思的意味深长,或者说是回味嚼头。他在文中说:“在快乐的童年里,根本不会感到蒸笼般夏天的难耐与难熬,唯有在此后艰难的人生里,才体会到苦夏的滋味。”我立刻想到,那在烈日与暴雨下的骆驼祥子,经历了人生的折磨与苦难,那才是真正的苦夏人生。冯骥才还说:“快乐把时光缩短,苦难把岁月拉长,一如这长长的仿佛没有尽头的苦夏。”
后来我才知道,那苦夏还有另一层意义,就是被中医称为了“暑伤气”,民间通常把这种现象称为苦夏。尤其是在三伏天,气温最高且又湿润、闷热,容易让体弱之人感染暑湿邪气,因而感觉倦怠、厌食、消瘦、乏力、烦躁……苦夏,其实并不是病,而是热得难受不了,身体无力,吃啥啥不香,根本没胃口,甚至伴有低热发烧、精神不振、工作效率降低和体重减轻等现象。
儿时,我体弱多病,常有苦夏之症状。母亲用冬瓜带皮加上荷叶,再放一点老姜,熬煮成汤水给我喝,喝了果然肠道舒畅多了,身体倍爽,吃饭也香。有时,母亲也用薏米、绿豆、茯苓、白扁豆煮粥让我吃,还用马齿苋与绿茶一起煮茶给我喝。在母亲精心调养下,我算是熬过了许多苦不堪言的酷暑夏日。母亲从不让我在夏天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至于甜食,肥腻厚味的东西,她也从不让我吃。待我成人,身体倍棒时,她见我喝酒抽烟,就立刻呵责我,让我戒掉烟酒。
妻子体弱,常有苦夏症状。她是一个有心人,常看欢乐剧,听轻松抒情歌曲,始终保持着心情愉悦。她从不吃油腻之食,少甜酸之好,却喜欢吃苦,比如苦瓜、苦菊、苦莲心,她吃得津津有味,我却望而却步。我家居住高层,妻子喜欢开窗户通风,常穿透气衣服。比如纯棉的、棉麻的、丝绸类的。她说,一方面是吸汗无黏腻感,另一方面蒸发吸热,在炎热里让汗渍蒸发,也会带来凉爽的感觉。她出门很讲究,帽子、太阳伞和防晒霜等等东西,一定是要备齐了才肯出门。妻子防范苦夏的绝招众多,到让我想起了冯骥才所说:“苦夏,它不是无尽头的暑热的折磨,而是人们顶着毒日头沉默又坚韧地苦斗”。还说:“苦,是生活中的蜜!”我却另辟蹊径地想,妻子不是顶着毒日头沉默又坚韧地苦斗,而巧斗,有生活中的蜜,但更多的还讲究生存的科学与智慧。
妻子苦夏时多吃蔬菜,比如莲子、芥蓝、荞麦、生菜、灰菜、苋菜等。她说,这些食物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B,利于调整因植物神经功能造成的苦夏症状。她还说,她自小就苦夏,可是长大后,苦夏仍然如影随形,挥之不去,可是,其中却少了一份烦忧。我问何忧?她说,小时候身体消瘦,现在长胖了,在那个以胖为美的年代,消瘦是贫穷的象征。我听了哈哈大笑,妻子为减肥多有苦衷,真是煞费苦心也收效甚微,而苦夏真好,她就不用苦恼于减肥了。
于是我对她说,苦夏吃苦夏不苦!她笑着回答,你说对了,这正是民间有一句俗语,说通俗点,就是要适当吃些苦味的食物,一般苦味的食物具有清热解暑燥湿功效。我哑然,我竟然不知,我的随口所说,竟是一个千古真理。
□鲍安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