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轰鸣声,大口径的消杀机器启动,不断将消毒液向外喷射。工作人员身穿防护服,手持机器上下左右移动,对准两侧的铺位开展消杀……自新发地市场突发疫情后,这样的场面每日在大洋路市场上演。
位于朝阳十八里店的大洋路市场是本市第二大批发市场,拥有23年历史,占地600亩,拥有商户3061户,规模仅次于新发地,肉类和禽蛋交易量更是占全市的一半以上。自本月15日起,为了避免人员聚集,同时腾出时间开展细致消杀,大洋路市场告别“批零兼有”的经营模式,不再接受市民个人购物,仅保留批发业务。
为应对疫情,大洋路市场制定了新的消杀制度。厅棚内每天消杀4次,厅棚外的居住区和公共区每日消杀2次,确保全覆盖、无死角。同时,在市场内增设42处公用洗手池。
“我们的肉案每天都要搬下来,立着放好,有专人消毒。即使固定在摊位上的机器,都要先全部挪开,再进行消毒,不留一丝死角。”李明磊在大洋路市场牛羊肉大厅经营了八年,对于市场的消杀工作,他十分认可。
同时,大洋路市场增配了安保人员,24小时全天值守,并在入口处安装人脸识别及测温系统。凡是进入市场的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及手套,测温达标,出示健康码并完成后台数据录入。
市场总经理冯伟介绍说,目前,包括市场员工、商户、家属在内,共8200余人已全部进行核酸检测,朝阳疾控中心也对市场外环境开展了取样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市场的两个食品检测实验室也全速运转起来,每晚都要对200多个品类的蔬菜和肉类开展检测。
下一步,大洋路市场计划开通市场“直通车”,推动健康食品直供社区、家庭,保障周边居民的生活需求。
□本报记者 刘欣欣/文 孙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