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粉丝乃至粉丝文化,我想几乎没有人不清楚。环顾我们的周围,又有多少狂热的粉丝,为了自己喜欢的明星而不惜做出了匪夷所思的事情。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宋文新提出了对娱乐圈不良风气整顿的建议。她建议严厉地整顿“饭圈文化”。
宋文新认为,一些14岁到20岁左右的女孩,视偶像为“正主”,为偶像花钱,投票打榜,就只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让自己的偶像变得更红更好。她们以追星为荣,以偶像的事业为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因此宋文新建议明星想要成为万众敬仰的偶像,那就必须做正面偶像,还要担负起引领未成年人价值观的社会责任。
的确,在如今的网络时代,信息异常发达,加上文化活动的丰富多彩,让公众对文化消费有了更多选择。身处成长期的青少年,正是三观逐渐成熟时期。而此时青春期的躁动和困惑,很容易让他们对在各种光环照射下的明星产生心理认同,进而到疯狂崇拜的地步。因此,粉丝文化正是一种亚文化,是依附于大众文化滋生的一种文化形式。不管我们对它有多少疑惑,这种文化不但不会消失,还会在不断地变化中。
有人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什么是粉丝?就是那些爱偶像胜过爱自己的人。他们可以不记住自己父母的生日,却能将偶像的一切都倒背如流,乃至乳名、爱好、生日、出道日期等。他们有的会为了心中喜爱的明星而疯狂,花费金钱、精力,有的甚至搭上性命也在所不惜。
我曾经目睹过狂热的粉丝追捧明星的盛况,可谓是隆重热烈。既然粉丝文化,也就是饭圈文化风起云涌,那么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也应因势利导,让粉丝文化多一些正能量的推动。
明星作为文化市场催生的产物,其产生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对拉动文化产业,提升整个娱乐业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人们出于对明星塑造的艺术形象、演唱的歌曲的推崇,进而萌生渴慕之情,也在一定的情理中。但凡事需有度。一方面,粉丝需要提高自身修养,让追星变得理智、适度,用明星的优秀事例鞭策自己;一方面文化经济公司也应合理包装明星,让明星多做一些有益于社会正能量的善举。比如,资助希望工程、走访特困学校、残疾人学校、养老院,给社会弱势群体献爱心等。当然充分发挥明星在青少年中的正向影响力、号召力,鼓励青少年热爱科学、热爱阅读,热心社会公益,扶老携幼,都会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我以为,对粉丝文化没有必要视之为洪水猛兽,与其堵不如疏,应充分发挥粉丝文化的积极作用,让广大青少年粉丝的热情和充满正能量的明星遥相呼应。毕竟流行文化不但最大限度地丰富着公众的文化生活,还会拉动着文化产业持续走高。如媒体报道的2018年微博上的娱乐明星粉丝年度累计总人次就达到167亿。面对如此庞大的文化消费群体,迫切需要社会各界积极向上的引导。让正能量的明星多一些,让粉丝的追星更理智一些,如此一来,粉丝文化就会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