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把困难和对策向职工讲清楚有助于化“危”为“机”
“云招聘”行稳致远仍有功课要做
勿让“花式作业” 成为家长负担
网约搬家 亟须强化监管
头盔火了
“家庭医生日”应多关注 “健康守门人”
“云端”博物馆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5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云招聘”行稳致远仍有功课要做

 

摆正摄像头,化上淡妆,挑好背景墙,穿上西装……5月7日下午2时,郝韵与屏幕前的5个面试官正式“见面”,第一次体验“视频群面”。郝韵是北京某高校2020届的毕业生。往年此时,众多应届毕业生和社会求职者正频频往返于各大招聘会,投递简历、参加笔试和面试。今年,为防控疫情,各类招聘会纷纷改为线上,“云招聘”成了今年最热门的求职新模式。(5月19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

“云招聘”模式的大规模应用,无疑使得求职更为便捷了,让应聘者节约求职成本,也在很大程度上化解疫情冲击下的招聘难和就业难问题。但也明显存在短板效应。一方面,线上视频交流受到网络和设备的影响,容易影响求职者的表现和面试官的判断。对于求职者的细节和整体气质的观察,没有面对面来得直观。另一方面,尽管线上招聘突破空间限制,在一定程度上给了求职者更多选择,但也有一些用人单位反映,这种方式也存在精准性差、招聘双方难以全面了解等不足。

疫情之下,“云招聘”尽管是一种应急之举,但其产生的积极效应不可低估。疫情终将过去,但“云招聘”或将成为常态,毕竟这种形式能让多方受益。“云招聘”给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它跨越时空的限制,实现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网上直接连接,不仅更为方便快捷,也更加廉价。但“云招聘”也必须解决许多问题,才能在未来真正成为主流的招聘形式。一方面,要更好地搭建招聘平台,让使用者更加容易上手,更高效地传输数据;另一方面,切实解决贫困大学生和落后地区网络和技术问题等,才能让“云招聘”在未来更加流行。从业态创新的角度上看,“云招聘”助推人才服务产业出现质的变化,人才发现机制更加灵敏,人才效应能够得到更大程度发挥。□吴学安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