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医务处处长、肝病重症医学科主任胡中杰一直奋斗在传染病防治一线,先后参加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他参与组建佑安医院第一间艾滋病病房,作为第一批进入“非典”病房的医生,参加佑安医院第一个“非典”病房的建立,收治第一位“非典”住院患者。
救治病患
奋战传染病防治一线
胡中杰参加工作后不久,便接到参与组建第一间艾滋病病房的命令,在那个“谈艾色变”的年代,得了艾滋病无疑是收到死亡通知书。胡中杰不惧风险,牢记当初的医学生誓言,毅然走进艾滋病病房,收治北京佑安医院第一位艾滋病住院患者。
2003年3月初,佑安医院成为北京市第一家收治“非典”的定点医院。胡中杰主动请缨,作为第一批进入“非典”病房的医生,参加佑安医院,也是北京市第一个“非典”病房的建立,收治第一位“非典”住院患者。当时大家对“非典”了解十分有限,而且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病因不明,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参考,一切都只能从头摸索。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各地陆续出现医务人员因公殉职的消息,极大的恐慌笼罩着大家,但胡中杰没有退缩,他一边抢救病患,一边总结经验、认真分析,一直坚持到最后1名患者出院,成为佑安医院在“非典”病房工作时间最长的三位医生之一。在完成临床救治工作后,他又积极参加临床和实验资料的整理和经验总结,参与一些科研课题的申报和论文的撰写,参与完成专著《实用SARS学》的编撰。
深入基层
组建高素质传染病防治团队
在多年的实践工作中,胡中杰认识到,传染病的防治工作重点在基层,他总是抓住一切服务基层的机会,将传染病防治知识带到基层,带给广大群众。
2007年,胡中杰赴内蒙古赤峰市传染病防治医院工作数月,他通过门诊、查房和专题讲座,言传身教,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想方设法解除病人的疾苦,把医生的温暖送到患者心中。
2013年,胡中杰参加“同心·共铸中国心”甘肃行大型公益活动,在甘南藏族自治州海拔最高的玛曲县开展为期8天的义诊巡诊等工作,并被北京市红十字基金会评为优秀志愿者。
2016年,胡中杰主动申请参加中组部、团中央第17批“博士服务团”,赴青海省传染病专科医院挂职服务1年。他结合青海传染病防治的实情,先后新建介入科,捐建生物样本库,联系搭建两套远程会诊系统,使群众不出省便能获得国内一流的诊疗。胡中杰组织编撰出版《青藏高原常见传染病诊疗常规》系列丛书1套3册,为青藏高原传染病医师留下1套实用的工具书。他先后邀请20余名专家赴青讲学、交流,联系派出3人赴北京进修学习,3人攻读硕士学位。为进一步搞好青海省的乙型肝炎防治工作,他主动联系10余家单位共同开展乙型肝炎母婴阻断的规范化工作,为降低乙肝的患病率贡献自己的力量。在短短1年里,胡中杰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提高当地传染病的防治水平,真正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高素质传染病防治团队。
竭尽所能
救治每位新冠肺炎病人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作为医务处处长、应急办公室主任,胡中杰充分利用亲历2003年SARS防控的经验,当第一例病例入院时,胡中杰带领应急办迅速进入应急状态,组建现场指挥部,仅仅几天就使临床筛查和救治工作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作为市级定点医院的总协调人,他放弃一切休息时间,完成了比平常多数倍、数十倍的工作任务,心中唯一的念头就是竭尽所能救治每一位新冠病人。
胡中杰对隔离区患者感同身受,他创造一切条件帮助患者解决实际困难,为经济困难患者开放窗口,为没有家属患者协调日常生活用品。他关心、关爱战斗在临床一线的战友们,成立医护人员集中休息区,让临床一线人员没有后顾之忧;同时,不断完善制度,确保不发生医务人员感染。
胡中杰一直坚持“仁医、仁术、仁心”的信念,坚守当年“除人类之疾痛,助健康之完美”的庄严誓言,为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为“健康北京”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人物简介
胡中杰,1995年从同济医科大学毕业,医学博士,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医务处处长、肝病重症医学科主任。
曾获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日中笹川医学奖学金获得者,日本东京大学访问学者。获首都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个人、优秀中层干部、优秀共产党员、首都优秀青年医生、北京优秀医师等称号。2016年参加中组部、团中央第17批“博士服务团”,赴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服务1年,荣获来青服务优秀博士、优秀院长等荣誉称号,2018年又入选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领军人才。
□本报记者 马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