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健康
3上一版  下一版4
 
疫情之下如何保养 我们的脾胃?
疫情期间,如何学会高质量睡眠?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20年4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疫情之下如何保养 我们的脾胃?

 

方金:

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

疫情下,不少人宅家充分开发潜能,把自己练成了“大厨”做出各种美食。但吃得好,运动少,很多人出现了肠胃的问题。那么,要怎样让我们自己和家人吃得更健康,进而做到饮食养生和脾胃养生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医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方金。

记者:如今很多职工都已经回归岗位,工作忙起来,常常饥一顿饱一顿,饮食不规律,您能谈谈生活中脾胃养生的一些方法和原则吗?

方金:我国古代医家十分注意保养脾胃,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了很多脾胃养生的好方法。古人主张“先饥而食, 先渴而饮”。就是说,不要等到十分饥渴时才饮食,饮食要讲究定时、定量。如果饮食缺乏节制,零食不离口,脾胃得不到休息,久而久之会导致食欲减退和胃肠疾病;配膳中主食与杂粮的搭配、五味的搭配等, 都应恰到好处;饮食五味不可偏亢,就是各种味道的饮食要均衡;饮食要清淡,少食荤菜,俗话说:“鱼生火、肉生痰、豆腐青菜保平安”,就是主张要饮食清淡。

比如,很多人喜欢吃火锅,喜欢趁“热”吃,这是好习惯,但是一定要注意温度,如果食物过热,可能烫伤消化道黏膜;而有的人则贪食凉冷食物,过度食用生冷食物容易伤脾胃,导致运化失调,出现腹胀,甚至腹痛、呕吐等,这些都要注意。生活中,不少人工作忙起来,或者受心情影响,状态好的时候就暴饮暴食,工作压力大或情绪不好时就随便对付对付就过去了,还有的女性热衷节食减肥,这对脾胃来说都是不好的,最好以适量为宜,饥饱适中,饥饱失需都会产生疾病。

现代人工作节奏快,很多人吃饭非常快,这也是不好的,咀嚼是消化的第一关,食物经过充分咀嚼,能有效地减轻胃的刺激和负担,且咀嚼时间越长,唾液分泌越多,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所以要“细嚼慢咽”;胃极易受情绪影响而变化,当紧张或受气时,可引起胃肠道痉挛,导致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所以饮食前后一定要情绪稳定,才有利于胃的消化。最后,饭后一定要注意养生,比如食后行百步或以手摩腹数百遍,叩齿,可令津液满口更益消化,如果饱食则卧,食不消成积,容易生百病。

记者: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脾胃养生是不是有所不同,您可以谈谈吗?

方金:对儿童来说,脾胃未健,脏腑比较娇弱,不能滥用补药,以防脾胃损伤,应以健脾胃助消化的药食同源之品补养。儿童应吃熟软的食物护脾胃,忌凉食、甜食、油腻肉食。如果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应补益脾肾之气,用蜂蜜、鸡蛋、胡萝卜等炖食以促进生长发育。

对于青年人来说,由于学习、工作、生活习惯等原因,常有睡眠不足、用脑过度、精神紧张等现象,容易造成心脾虚弱,有健忘、食欲不振等表现,应适当进补,可选用枸杞子、怀山药、归脾丸等补益心脾。

对于中年人来说,因身体开始由盛转衰,往往气血不足,或有思虑过多、 疲劳过度、饮食不节等致脾胃虚损,故应注意补益气血以养身体。补药可选用黄芪、当归、党参或适当的肉类食品。

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脏腑功能衰退,养生当以补益为要,适当服补药,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老年人经常容易脾胃虚弱,其饮食应当以熟软温热易消化为原则,忌食生冷硬黏的食物。补药及补品可选用党参、当归、黄芪、怀山药、熟地黄、鹿茸、六味地黄丸等。

记者:喝粥养脾胃的历史在中国源远流长,古人很重视粥的养生保健作用。您可以推荐几款针对不同体质的养生粥吗?

方金:我推荐的第一款粥,是薏米红豆杞枣粥,此粥具有良好的祛湿排毒、瘦身健脾、润肠通便功效,还有降血压、降血脂、去水肿等辅助作用。主要材料:薏米、糙米、燕麦、荞麦各30克,枸杞(后下)、葛根、红豆各15克,红枣5枚,粥熟后加入适量冰糖至融化即成,每日服食 1到2 次。

第二款粥是酸枣仁粥。这款粥有养心安神的作用,适宜失眠者食用。主要材料以及做法:酸枣仁(炒黄打碎),与熟地各10克同煎,取汁待用;将粳米100克淘净,加水适量煮至稠粥时加入药汁,再煮3到 5分钟即可温热服食。

第三款粥是芡实山药粥。这款粥具有滋补脾胃,补肺固肾的作用,适用于脾虚腹泻,肾虚遗精,慢性久痢,虚劳咳嗽者服食。主要材料以及做法:芡实、干山药各30克,糯米50克,洗净后加少许砂糖,同煮成粥早晚餐温热服食。

最后一款粥是双桂粥。这款粥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寒湿腰痛、畏寒怕冷、妇女虚寒痛经者服食。主要材料以及做法:肉桂3克,桂枝10克,煎取浓汁去渣待用;粳米100克淘净加适量水煮粥,待粥煮沸时,放入双桂汁和少许红糖,同煮粥至熟,早晚温热服食。

□本报记者 余翠平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