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链式服务”可打通复工复产“肠梗阻”
“生命方舟”休舱,爱与温暖之花永远盛开
严惩发“疫情财”者 彰显法律威严
不减薪不裁员“承诺书” 是一颗“定心丸”
云健身
别让儿童口罩 “一罩难求”
如何防止被这些防疫“神器”忽悠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20年3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防止被这些防疫“神器”忽悠

 

“日本含氯‘消毒卡’,抵御身边活病毒!”“三价银离子,病毒天敌,长久抑菌抗病毒!”……随着各地复工复产有序推进,一批号称可以抵御病毒、预防新冠肺炎的商品在网络和实体店热卖,有的打着“高科技”旗号,有的则是人们熟悉的“老面孔”。这些防疫“神器”靠谱吗?(3月10日 新华社)

说白了,许多防疫“神器”不过是商家蹭热点炒作。其中,有的是纯忽悠,名为“黑科技”,实为“黑顾客”;有的虽然具有一定科学性,但实际效果非常有限;有的甚至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那么,谁来收了防疫“神器”的神通?首先,电商平台应扮演好“守门人”的角色。眼下,淘宝等电商平台成为防疫“神器”的主要销售渠道。对于平台经营者来说,有义务净化市场秩序,从源头杜绝虚假宣传。

其次,有关部门应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应在“线上线下”双管齐下,从严查处违法广告,发布典型案例以儆效尤,涉嫌犯罪的还要及时移交司法机关。

此外,更重要的是提高消费者的防忽悠能力。一些防疫“神器”的说法明显违背常识、自相矛盾。比如细菌和病毒是两个概念,消毒、抗菌、抑菌作用不可能出现在同一款产品上,却偏偏有产品自诩具备“消毒抑菌”功能,照样有人上当受骗。对此,公众应主动加强学习,提高科学素养。有关部门和媒体也应创新科普手段,根据消费热点发布权威信息,帮助消费者练就“火眼金睛”。□张淳艺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