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码”机制正在浙江全省推开,为群众和返工返岗人员提供便利。省大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地正加快推进“健康码”管理系统建设,全省“健康码”共享平台也即将上线,将实现一次申报、多地认证、动态管理、全省共享。(2月14日 《浙江日报》)
“健康码”用绿色、红色、黄色进行动态管理,主要依据三个维度赋分:一是空间维度,即精确到乡镇(街道)的疫情风险程度;二是时间维度,即申请人去过疫情地区的次数及停留的时间长短;三是人际关系维度,即与密切接触人员的接触状态。据此赋分后,显示“绿码”可直接通行,显示“红码”需集中隔离14天,显示“黄码”需隔离7天以内。连续申报健康打卡相应天数正常后,“红码”“黄码”将转为“绿码”,此时就可以考虑复工。这既为群众和返工返岗人员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又为城市高效管控提供了数据支撑。
需要指出的是,“健康码”只是疫情防控的手段之一。因为其所有信息都是个人自行网上填报,不排除有人对自身健康状况有误判,或者对接触过疑似病人不知情的状况,因而在要求人们申领“健康码”的基础上,人员外出时该采取的防护措施还必须有,该执行的必要管控措施还不能少。由于是实名认证,恶意谎报行为一经查实必然难逃法律责任。
当然,“健康码”管理系统的运行和审核质量、效能仍需不断提升,管理机制、配套制度还需不断完善,但运用科技手段赋能疫情防控的创新做法,值得各地学习借鉴。□付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