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生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9妙招养成“易瘦体质”
丰台区市场监管局 部门联合破解“预付式消费”监管难题
冬季饮食切不可贪热警惕吃出来的疾病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1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冬天长胖容易减肥却很难
9妙招养成“易瘦体质”

 

冬天节日聚会很多,从冬至、跨年、团圆饭一路吃到元宵节,亲友相聚、美食当前,体重问题远远抛在脑后,加上气温低,“吃多动少”,不知不觉就会发胖。不过,虽然冬天容易摄取过多热量,但能量的消耗却相对比夏天高,因此冬天是减肥的好季节。

基础代谢率高于夏天 冬天减肥更有效

“冬天减肥最有效!”大概颠覆了很多人的印象,但这是事实。这与“基础代谢率”有关,天气越冷,基础代谢率会较高,冬天的基础代谢率会比夏天高5%。

肥胖与热量堆积有关,相反的,消耗热量就可以减重。热量消耗分为三个部分:基础代谢率约占人体总热量消耗的65-70%;身体活动约占总热量消耗的15-30%;食物的热效应占比最少,约10%。

提高及运用基础代谢率是体重控制的重点,这也是冬天减重比夏天容易见效的缘故。

因此,建议想减重的人“反其道而行”,在越不想动、越想吃的冬天,克制食欲、多多运动,等到春天来临时就可以“验收成果”,毫无顾忌地开心甩掉厚重外套。

掌握减肥秘诀

掉肉不掉健康

有事没事多喝水

健康的成年人一天要喝8杯水,减肥的人就更应该多喝水。这里所说的水是指与人体温度接近的温开水。温开水能帮助身体排毒,加快废物代谢缓解水肿。对脂肪的燃烧和代谢也有着很大的作用。足量的温开水有助食物消化和排泄,防止脂肪堆积还能缓解便秘。

早上起床之后喝一杯温开水特别重要,能促进肠胃的通畅,加快人体的代谢和排泄,清晨要空腹喝一杯温开水,需要注意的是冬天不要喝凉水,容易刺激肠胃,影响身体的健康。

增加纤维质摄取

每餐至少一份的蔬菜类,还要把蔬菜类当作每一餐的开端。早餐无法吃到蔬菜的人,可考虑改吃麦片、南瓜、地瓜等含纤维的全谷、根茎类。

减少油炸食物

除了非吃不可外,尽量不吃油炸类食物,减少油脂的摄取。当然,也不能完全不吃油脂类,适当吃一点可增加饱腹感、延缓饥饿感。

控制糖果、坚果、饮料

窝在家里追剧,大多都会准备一些零食,尤其是过年期间,糖果、瓜子、花生、开心果、核桃等坚果都少不了,还会准备很多饮料,稍不注意摄取的热量就超标,因此一定要控制量。

避免过多精淀粉类

精加工淀粉类包括面包、饼干、零食及糕饼类等,应选择非深加工的全谷、根茎类,如:地瓜、芋头、马铃薯、糙米、全麦等。想要控制体重,一定要摄取适当全谷、根茎类,才能避免过度饥饿造成减重失败,而且此类食物含色胺酸,可保持心情愉悦。

摄取充足的蛋白质

以摄取优质蛋白质为佳,来源包括低脂瘦肉、海鲜、黄豆及其加工品、毛豆等。一般来说,控制体重应搭配中高强度运动,但为避免肌肉流失,就必须摄取充足蛋白质(每公斤0.8-1克),可协助肌肉训练与修复。此外,充足蛋白质有助维持好气色。

不宜快速减重

建议每周减少0.5kg为目标,如果每天少吃500大卡,即可达到每周减轻0.5kg的效果。不建议用饥饿的方式减肥,不健康且易复胖,只会让身上的脂肪越多,肌肉越少,相对基础代谢率会降更低,更不容易控制体重。

搭配运动效果更好

减肥最佳的运动是“全身性运动”,借由大肌肉的运动消耗能量,可以从走路开始,进阶到快走、慢跑、游泳、水中走路、骑脚踏车、有氧舞蹈等。

要注意的是,运动前20分钟消耗的能量来源以糖类为主,20分钟以后能量来源以脂肪为主,因此若能持续运动,对于消耗脂肪更有帮助。

冬天天气寒冷,在室外活动的时间就会减少,那就要增加室内的活动量,比如说不要久坐、多步行、多爬楼梯、多做伸展运动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时间充足的话,还可以进行专业的室内运动,做瑜伽就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少油低盐 口味清淡

减肥的人在饮食方面必须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少吃肉类,炒菜的时候要少放油,控制油脂的摄入,对控制体重非常有帮助,同时还要少吃盐,有助于预防高血压,饮食上保持清淡才能够轻松瘦下来。尽量少到外面的餐厅吃饭,因为餐厅为了追求口味,油水都比较重,各种调料也很多。

萝卜是冬季最应该吃的食物,萝卜能减少胃部对脂肪的吸收,萝卜中含有的芥子油淀粉酶和大量的粗纤维能够促进消化,增强食欲,还能加快肠胃蠕动,止咳化痰,对减肥非常有帮助。

如果冬天想要减肥,也可以用小米粥代替其他的主食,就算中午吃了火锅或是烧烤也不容易长肉。因为小米粥是性冷的食物,身体为了调节体温保持温度的稳定会消耗更多脂肪,非常利于减肥。

(陈娜)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