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新年愿望的背后
国学大师的心灵秘史
父亲 不知道的事
■征稿启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1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学大师的心灵秘史
——读季羡林《此心安处是吾乡》
 

日记作为一种灵活、自由的文体,活跃在五四以来的文坛,涌现出不少名篇佳作,如《鲁迅日记》、《胡适日记》。这种毫无掩饰的本色文字,每读一次就如同经历一次人格的净化。手中的这本《此心安处是吾乡:季羡林归国日记1946-1947》,是季羡林的人生实录与独白,更是当代国学大师的心灵秘史。

季羡林有坚持写日记的习惯,日记即是他内心的真实显露。目前已出版的有《清华园日记》《季羡林日记:留德岁月》。而《此心安处是吾乡》,则忠实地记录了季羡林从1946年5月1日香港开始,辗转上海、南京、北平、济南等多个城市,拜访朋友、赴北大任教、回济南家乡探亲等等的遭遇见闻、读书写作和所思所想。短短一年多时间的日记中,可以看到他与陈寅恪、胡适、汤用彤、梁实秋、沈从文、臧克家等人的交往,更可以看出他性格与生活的很多方面,如个性率真、节俭、勤学苦读、尊师重道、作息规律等。为世人了解季羡林提供了一个“窗口”。

季羡林为人朴厚,待人真诚。对北大同事,已饱受时局“裹挟”的沈从文,他是一片赤诚:“九点,到沈从文家看了看,十点回来。”“从文来,我把印度美术书籍,拿给他看,这是一位很可爱的人。”对自己的老师陈寅恪,他非常尊敬:“到慈悲社去看陈寅恪先生,正有一个小孩子替他读报纸。他的眼睛就目前看起来非常不好,我们谈了许多问题,我报告了下我的研究近况和研究计划。”对北大校长胡适,他则是佩服:“到北楼去听胡适之先生的演讲,到底他的叫座能力大,人多得要命,连外面都是人,讲的却也真好,简直是一个享受。”细细读来,可以从中看出一个真实、鲜活的季羡林。

季羡林勤学苦读,嗜书如命。季先生爱书,可惜时值内战、物价飞涨,教授的每月工资也捉襟见肘,往往是遇到想买的书又买不起,又或者宁可饿着肚子,也要多买几本书。“到旧书店里去逛,琳琅满目,只是自己没有钱,我买了一部《天竺字源》,用钱七千元。”“我因为钱已经不多,不想再买书。但一看到书就非买不行,结果又买了两万元的书。到书摊去看了趟,结果又买了一本。决意十天不上馆子,只啃干烧饼。”此外,季羡林生活节俭,早饭经常以花生米取代。“早晨六点多起来,洗过脸,吃了几个花生当早点。”读来让人唏嘘不已。

日记中的季羡林是怎样的形象?感受最深的就是一个“真”字。季先生写日记不是为了后来出版,而是作为生活的备忘录来写的,而他日记中的很多想法与他公开发表的都是完全一样,这是非常难得的。如他写,“去看梁实秋先生,走进大门,一看门上糊了白纸,心里一惊,一打听,原来他父亲死了,我于是也没有进去。”又写,“六点出来到市场润明楼吃晚饭,到东来顺去,任继愈请客,我不高兴吃,所以先吃了。看他们吃完,一同回来。”而这也验证了季先生常说的:“要说真话,不讲假话。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一个内心坦率、天真的青年学者形象跃然纸上。

最后感慨的是,书名“此心安处是吾乡”,是苏轼《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中的一句,原为抒发作者政治逆境中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旷达襟怀。这里反其意而用之,表达季羡林历经十年海外漂泊、终于回到祖国;又经过香港、上海、南京等城市近半年的辗转,终于有了安身立命之所,真正心安的地方是祖国故乡的感受。而日记中详细记录的这些日常生活,不仅有利于我们了解一代大师的学术追求,更有助于我们了解大师的为人处世与内心世界。

□张光茫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