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娱
3上一版  下一版4
 
“工人作家写的工人事儿”
《用后即弃的人》
平谷刘家店镇 行宫乡情村史陈列室开馆
《名家大手笔》
北京评选最美书店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9年12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人作家写的工人事儿”
——访长篇小说《长辛店》作者黄建东、杨忠华
杨忠华(左)与黄建东(右)
 

12月26日,二七厂职工黄建东和杨忠华下班后,相约在二七机车厂技工学校附近散步。10月,二人合作撰写的长篇小说《长辛店》在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了却了他们一直以来的心愿。散步的地方距离二七厂旧址只有一墙之隔,如今偌大的厂子里,机车的轰鸣声已经成为记忆,取而代之的是文创园和冰雪体验中心。残阳映照,冷风呼啸,二人望着墙的那边,眼里满是留恋。“二七已经不是原来的二七了,不管未来如何,我们都想让二七人在这本书里看到二七从未改变的精气神,在字里行间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港湾。”

初心:身为二七人 书写二七魂

“我俩同年同月同日生,还都是二七子弟,二七就是我们共同的家。”杨忠华坦言,缘分造就了二人坚固的友情,情怀催生了二人写书的初衷。

虽然二七的工停了,可总有不少老职工对老厂子念念不忘,每天相约在离退休职工管理中心,不分年龄地聚在一起聊天、娱乐,诉说着那个时代的辉煌和温情。敞开的门前,时不时有散步的高龄二七老工人经过,黄建东似乎总会找到些已故父亲的影子。“我将父母的一些真实经历也写进了这本书里,除了要给自己留个念想,更多的是想表达对二七人情味儿的感激。”黄建东的父亲在二七工作期间患了癌症,拥有“不放弃任何一个工人”传统的二七,将青年的黄建东召入了厂里。进厂后,令黄建东没想到的是,厂里并没有要求他第一时间上班,而是让他回家去照顾生病的父亲,工资照开,直到父亲去世才让他回到工作岗位。“这份我切身感受到的温暖,让我下定决心,无论是辉煌还是没落,我都要陪二七走过每一程,我还要用我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更多发生在厂里的感人故事,让它们流传于世间。”

杨忠华在二七,做了相当长时间的宣传工作。他常收藏些和二七有关的老物件,不管是老式的搪瓷缸子,还是当年铸造的各式各样的像章与纪念章,他一一收集,交由工厂珍藏。他说:“我发自内心地爱着二七,认得这里的每个角落,记得住每一个属于这里的珍贵瞬间,更了解这里的每一个车间和班组。”当黄建东向他诉说了写书的想法,他毫不犹豫地同意了。“我想发挥最后的余热,帮他联系采写,联络出版,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篇小说,更能成为二七精神的‘宣传册’。”

角色:担大任不畏艰难 求发展奋斗不息

《长辛店》分上下二卷,以叙事小说的形式,向读者展示了以京汉铁路大罢工为开端的红色岁月,和二七人扛起振兴中国工业大旗的铿锵年代。全书以长辛店铁路工厂第一任厂长陶宗汉的成长历程为主线,虚实结合地讲述了工运故事、抗战故事和工厂故事,塑造了一个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写活了一幕幕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情节。

黄建东说,“缺乏情感的文学作品是不能打动读者的,写好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更不容易。”为了佐证这段历史,黄建东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其中包括很多老工人的口述历史。

在人物塑造上,最令杨忠华印象深刻的,便是“独臂厂长”向英杰。杨忠华说,向英杰的原型是曾任二七厂长的向守富,他参加过红军,在战争中失去了一条手臂。在小说里,黄建东给予了向英杰进二七厂抓特务的“特殊任务”,塑造了他“廉洁奉公”“大智大勇”的英雄形象。

“那个时代,确实有很多特务潜伏在厂里,伺机对新中国搞破坏。我们厂也确实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这些人进行了肃清。”黄建东说。向英杰担任厂长后,一方面抓经济搞生产,一方面对特务进行长时间的侦察。为了将特务头子老K和一众破坏分子一网打尽,他长期侦察,与敌人斗智斗勇,直到文革时期才让老K彻底落网。

除了向英杰,书里还有数不清的革命英雄、劳动模范、先进家属,由他们串联起来的一个个故事,让这本书引发了读者们的巨大反响,纷纷给作者留言。杨忠华感动地说,“这份作者与读者的共鸣,想必就是‘担大任不畏艰难,求发展奋斗不息’的二七精神吧。”

背后:珍贵的年代 多方的期待

《长辛店》这部小说,凝聚了黄建东和杨忠华两年的心血。二人坦言,从萌生想法,到图书销售,这本书得到了太多人的支持,也有太多的人要感谢。

除了二七厂和中车集团的领导,长辛店街道、丰台区等单位,都不约而同地吐露了对这本书的期待。因为在民族工业的发展道路上,在中国铁路运输事业建设上,在党领导的工人运动中,在反抗侵略者的峥嵘岁月里,在新中国机车车辆工业走向强大的光辉历程里,二七人永远都是滚滚历史车轮的排头兵。

最令二人感动的是,当中国工人出版社得知了这本书的题材,在出版发行上没跟黄建东与杨忠华要一分钱,还给书里配了20个插图。杨忠华对这份厚爱甚至觉得有些惶恐,他清晰地记得出版社跟他俩说过的那句话:“工人作家写工人自己的事儿,是骄傲,是我们的荣耀。”出版后,这本书得到了争相订阅,这本足以填补一项工厂史料空白的小说,让更多人看到了那个风华正茂、披荆斩棘的二七。

在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大背景下,二七开始了产业转型的新探索。正如杨忠华所说,“二七永远都出现在祖国最需要的时间和地方。而那些敲打过的痕迹、斗争过的烙印、历久弥新的故事,不会消散在风里,这本书,是它们永恒的家。”

□本报记者 赵思远/文 彭程/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