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植物、病虫害识别检验选手知识储备,现场进行植物修剪考察选手实操技能。12月29日,第二届“北京大工匠”选树活动——园林绿化工挑战赛决赛在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举行。
植物修剪区域的选手全副武装、摩拳擦掌,植物、病虫害识别比赛现场的选手个个“火眼金睛”。比赛开始后,3位种子选手和5位挑战者在大家的注视下,步履轻盈,身手敏捷,娴熟地识别着各类植物材料,用工具和双手为植物“美体美颜”。他们依靠平时的工作经验,迅速找到一颗树上的枯枝并灵巧地掐下来,在处理细节的同时不忘观察树木整体的样貌。比赛在上午8点准时开始,室外比赛区域不时吹来寒风,选手们专注于植物的每一根树枝,热气从他们的口中有规律地呼出,像是应和着比赛紧张的节奏。
据本次大赛的组织者之一、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园林科技培训中心主任弓清秀介绍,本次大赛的三个考试科目满分100分,其中植物识别50分,病虫害识别30分,植物修剪20分。他指着植物识别比赛区域说:“这里的50种植物材料是我们从100种植物材料里随机抽取出来的,选手需要准确说出植物的中文学名、科属、生态习性、拉丁学名。”在病虫害识别区域,20种虫害和10种病害的样本一一摆放在桌子上,选手除识别以外,还要简单地说出解决的方式方法。
来到热火朝天的植物修剪赛区,弓清秀指着全副武装的选手们表示,如果选手在操作过程中不按照规程违规操作,造成安全隐患,将会是0分。他向记者介绍,在对本次比赛中提供的玉兰、海棠两种植物的修剪过程中,选手的安全意识、工具保养情况、对植物生态习性和所处环境的了解,以及实地操作的真实水平将会得到全面的检验。“此外,我们还将结合植物修剪后的主观效果,对选手的实操环节进行综合考评。”弓清秀说。
最终,本次挑战赛的种子选手,来自北京京彩弘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的周晓杰一路过关斩将,成为了园林绿化大工匠。
□本报记者 赵思远/文 彭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