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如何正确理解劳动教育的价值和内涵?如何改变当前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弱化乃至缺位的现状,使其发挥应有的育人功能?近日,记者采访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实践者,就此话题阐述了他们的观点并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
主持人:本版编辑
嘉 宾: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教育中心副主任 曲霞
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校长 高峰
北京现代仁和保全部设备工程师 常锋
劳动教育是构建德智体美劳
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
记者:在“以劳动托起中国梦”的伟大时代,加强劳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请您谈一谈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曲霞:这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客观需要。劳动教育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必然要求。劳动教育是全面培养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德智体美劳五育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就其联系而言,劳动可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是实现其他四育的必不可少的途径。就其区别而言,劳动教育是五育中唯一直接指向“生活世界”“劳动世界”的教育。
劳动教育是强国富民、建设高素质劳动者大军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这种成就是改革红利、自然资源红利、人口红利、国际贸易投资环境红利等综合贡献的结果。当前,我国同时面临“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投资和出口增速放缓、传统发展动力不断减弱等发展瓶颈。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拥有一支爱劳动、能劳动、会劳动的劳动者大军。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有利于培育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和大量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提供人力支撑、智力支撑和创新支撑。
常锋:简单的说,“校园教育”学习如何做人,“劳动教育”学习如何成才。
在我的实际工作中,面临的各项难题和攻关项目,能在学校直接学到的还是很有限的,更多的都是针对特殊岗位需要重新学习的。每个岗位都有其岗位培训和技能提升再培训,教育工人如何去工作,工作中需要重视的方面有哪些,安全注意事项及操作规程如何,所需要的专项技能有哪些,以及针对岗位的专项技能培训。通过参加了这些劳动教育,并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才能够满足在企业工作的基本条件。
而如何成才,则更需要岗位技能的再教育。将岗位技能发挥到极致,需要不断的实践和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地提高,学以致用方能成才。如果不学习,不接受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技术学习,一直闷头干活就必然沦为我们常说的“机械人”,这种没有思想,没有创新能力的员工,也最终会被替代和淘汰。
新时代对劳动教育提出新要求
记者:以前,劳动教育在学校的教育体系里并不受重视,如今随着相关意见的出台,有哪些新的变化?
曲霞: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以后,劳动教育弱化、软化、边缘化的问题确实得到了明显的改进。各地陆续召开了很多相关研讨会,推出了一批示范校、建立了一批联盟校。特别是中小学,在推进劳动教育进课程、进教材、进社会方面行动非常迅速,涌现出很多好的做法与经验。今年11月26日,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了“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总体要求,这必将对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产生更为直接的指导、推动作用。但总体而言,目前对加强劳动教育的思想认同多,有效举措少;政策倡导多、系统保障少;学术探讨多,实践支撑少;个别案例介绍多、共性经验总结少,急需在推进劳动教育落地生根方面“破题”、出新。
高峰:进入新时代,学校的根本任务由上世纪单一地追求分数逐步转向了“立德树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要落实“五育并举”,劳动教育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培养方面,这一转变凸显了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的新要求。由此看,劳动教育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学校里学习劳动知识与技能,还需要探索新的教育方式。
正如陶行知所言,“劳动教育的目的是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小学的劳动教育必须以儿童的天性和需要为原点,将游戏化的模块嵌入,从儿童天性出发,从儿童游戏的角度去设计适合他们的农场课程。
我们提供了一个“农场校区”,让孩子们把课堂上、教材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实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这对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
大中小学各阶段劳动教育内容着重点应有不同
记者:在“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要求下,学校如何开展劳动教育?
曲霞:大、中、小学阶段应是学生对劳动的认识逐步提高的过程。小学阶段重在体验劳动,引导学生在日常化的劳动实践锻炼和各种兴趣小组活动中初步体验劳动的价值,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中学阶段重在认识劳动,引导学生在思想政治类课程学习、劳动技术类课程学习,以及各种社会公益服务、职业参观活动中初步认识劳动的基本分工、社会价值、主要形态,初步掌握通用劳动技术;大学阶段重在理解劳动,大学生不仅要爱劳动、会劳动,更要“明劳动之理”,深入理解劳动的本质规定、劳动的创造价值、劳动的普遍意义,劳动作为人类本质活动的基本规律,由衷认可并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因此,高校劳动教育必须重视系统的劳动科学知识学习, 实现“爱劳动”“会劳动”基础上的“懂劳动”。
高峰:从2012年开始,在北京市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玉泉小学构建起完整的幸福教育课程体系,研发了“拓展课程”中的劳动教育课程,当时以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为主。
经过三年的实践研究,玉泉小学在北京延庆租赁了50亩土地,搭建了菜地、葡萄种植、露营及拓展基地等设施。根据孩子的认知、年级不同,让他们了解天气、季节、生态、白昼等不同的变化场景。在“玉泉农场”里,每个月的场景和课程资源都不一样,每一名学生要在此参加为期一周的沉浸式学习。
我们对“玉泉农场”中的全部课程都实行项目制管理,农场中建构了7大系列50多个项目的仓储式农场课程核心群,如自然探索、农耕体验、劳作创造、社会调查、生存适应、意志磨炼和自我调适等,横跨四季,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生存、生活和生产的场景,让孩子们在真实的任务中获取成长经验,为“立德树人”寻找到更加有效的路径。
孩子接触过自然,才知道不同季节要干不同的农活,耕种不同的庄稼和蔬菜,才能和大自然建立一种亲密的互动。这样的劳动课程实现了课堂学科知识与农场实践课程的联结与融合,落实格物致知、学以致用;实现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的联结与融合,落实外方内圆、知行合一;实现了劳动教育与自然、社会和自我的联结与融合,落实天人合一、法道自然,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玉泉“农场课程”的实践模式填补了当今中小学劳动教育类型的空白。
常锋:就个人来说,通过劳动教育给我的改变是巨大的。我上学主要学习的是测控技术。而实际工作中,我主要负责工厂自动化生产的机器人设备,两者差异度很大。如果不去学习就无法满足基本的工作要求。
企业也为我提供了多样的劳动教育,包括电工专项技能培训、自动化生产线设计培训,还去韩国进行了专项的工业机器人技能培训。通过这些岗位教育,我学习了很多未知领域的技能,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打好了机器人相关的基础技能。在这些技能的基础上,我才可以不断的去自学,不断提高和学习,举一反三,掌握多种工业机器人的操作和维修技能,并最终利用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生产制造企业里,尤其是我们设备维护部门,个人技术力量就决定了自己在团队的地位,没有过硬的技术,不可能在技术团队站稳脚跟。谁负责的设备出了故障,就必须依靠自己的能力和技能去修复,如果一次次不能满足岗位要求,就必然面临淘汰,工资和收入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本报记者 白莹 任洁 马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