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大楼建设,无一不是百年工程。要让这些建筑设施历经百年仍完好无损,除自身建设质量外,还有一项关键因素是要把它建在安全的地方和层位。只有这样,它才能免受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冲击。而专业从事岩土工程勘察、地质灾害评估与防治等技术研究的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贺文静正是准确界定这个核心区位的专家。
走出大学校门17年来,贺文静一直好学上进、踏实肯干,很快就从一名普通技术员成长为高级工程师,承担的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项目已经达到200多项。其中,由他担任技术负责的《北京昌平规划新城前期区域工程地质勘查》项目,在北京市公益性地质项目评比中名列第一,并获得了市优秀工程勘察项目一等奖、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二等奖。
从事岩土工程勘察的特点是:工作时间没有规律,工作进度要求极高,多则一个月少则三五天就要完成;工作地点经常变换,今天在门头沟妙峰山,下周就可能换到密云司马台,再过一周就到了大兴榆垡镇。正因为如此,他的足迹踏遍了北京市的山山水水,其专业特长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巩固提高。
在单位接受北京市冬奥申委的委托,为2022年冬奥会场地选址进行地质评估工作时,他迅速组建一个3人调查组,深入延庆区海坨山一带进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质灾害种类和发育特征调查,并用最短的时间提交地质条件调查报告。依据他主持编写的《2022冬奥会拟选场地(北京海坨山地区)地质条件调查报告》,国际设计团队提交的《北京2022冬奥会延庆赛区场馆和配套设施总体设计方案》得到了北京奥申委的充分肯定,为直接促成北京2022冬奥会申办成功做出了贡献。2015年7月31日,从马来西亚吉隆坡传来北京-张家口2022冬奥会申办成功的喜讯。经过国内外专家在经济投资、自然环境、地理地质条件等各方面的一次次论证,最终确定海坨山地区为冬奥会延庆赛区的举办场地。得到这个消息后,贺文静知道自己又该出发了。延庆赛区的场馆项目包括高山滑雪中心和雪车雪橇中心,其位置处于海坨山和松山交界的原始森林无人区。拟建比赛场馆和配套设施占地面积达15.7 平方千米,需要进行地质灾害评估的面积达到了35.1 平方千米。在如此大面积的区域进行地质灾害详细核查,不但他没有经历过,在北京市也是第一次!
“这个区域的海拔从780米很快飚升到2199米,是高山滑雪的好地方。由于落差大,植被变化也很大,从枝繁叶茂的乔木区到荆棘密布的灌木丛、再到杂草丛生的草甸区,最后是光秃秃的山石顶。”贺文静说,这里不光有各种奇形怪状的蚊虫,还有野鸡、蛇、獾、野猪出没。高山滑雪主赛道恰好位于当地有名的长虫沟里,配套设施拟建在东西两侧的野鸡沟中。虽然这边风景非常美,但山区沟谷隐藏的大小规模不等的崩塌、不稳定斜坡以及能够瞬间淹没整个村庄的泥石流,都是举办冬奥盛会的隐患。
2017年3月4日,贺文静的团队在海拔900多米的西大庄科村租下两间房屋。他们放下行李,就背着20多公斤重的设备上山进行地质调查。海坨山的三月依然大雪纷飞。这里没有路,他和同事们用地质锤敲掉危石、用镰刀割掉荆棘从缝隙钻过去。同时,透过树林的间隙查看核实两边山崖上可能随时掉落的危岩体。不经意间,突然飞起的野鸡会把他们吓得一激灵。
经过半年的野外调查,他们确定了24条潜在泥石流沟、27个不稳定斜坡、26个崩塌点群等对场馆有影响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根据这些调查结果,延庆赛区2号路主道和3条滑雪赛道均进行区位调整,尽管仅仅是路线是往坡上移一点,或者往背风带上挪一挪,可这一移一挪就会使百年工程使用寿命加倍增长。
冬奥村、山地新闻中心拟建场地是赛区内少有的一块相对平缓的台地,属于山间河流高阶地,在仅0.15平方千米的范围内海拔落差竟达63米。这块地的下面是什么岩层、承载力如何?均匀性怎样?有没有溶洞?通过钻孔勘查,贺文静掌握了地下岩层分布规律、均匀性和承载力等指标。根据他的建议,在冬奥村周边新建一些混凝土挡墙和几条泄洪道,未来的场馆既可不受巨型块石和泥沙等组成的泥石流冲积物侵扰,还能避开山洪的冲击。
□本报记者 赵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