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枪钢筋轻轻触碰,点点火花四处飞溅……在近期举办的2019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建设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北京赛区)上,农民工焊工李红波夺得第一名,成了全场的焦点。
李红波今年44岁,来自中建二局安装公司,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工。从22岁那年拿起焊枪,他已经与电火弧光打了22年交道。
“开始接触焊接技术时,我就是一个农民。最初,每当听师傅讲焊接的专业术语时,我都感觉像是在听天书。”李红波养成了随手记笔记的习惯,许多名词或者零部件,老师傅只要讲上一次,甚至是随口提上一次,他都马上掏出小本记下来。
凭着这认真劲儿,李红波很快取得了焊工初级、中级、高级证书,熟练掌握了二氧化碳保护焊、氩弧焊、气焊等焊接方法及多种材料焊接技术。
2013年,上海迪士尼主题公园宝藏湾钢结构紧张制作,美方业主对构件焊接质量要求极高。然而施工范围狭窄导致弧形构件焊接只能靠仰视才能完成,工人们一不小心就会被焊花烫伤。李红波见状把 “三防布”衣服套在头上,将上方扎紧,再剪出一个仅能让面部露出的头套,将脖子和头部围得严严实实,解决了仰焊作业焊花伤人的问题。
自此,李红波迷上了工艺改进与创新。2017年,红沿河核电站钢结构制作如火如荼,单个防甩击钢梁,长17米、高6米、重90余吨。因为作业空间限制,在钢梁焊接中存在着大量的盲点和死角,对焊接质量构成潜在影响。李红波白天反复练习,晚上就闷在职工书屋中查找资料,利用镜子的反射成像原理进行焊接,再也不怕狭窄空间了。班组兄弟们按照这个办法,功效一下子就提上去了。该方法立即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推广,一举解决了很多项目现场空间不足导致的焊接难题。
2019年3月,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施工中,李红波对原有生产工艺作了改进,最后钢构件全部通过检测。
2019年5月,全国首个“产业工人学习社区”落地中建二局制造基地,为李红波和他的焊工兄弟们打通了“线上+线下双向链接”的学习通道,促进他们从农民工向新时代产业工人转变。大国工匠高凤林开班收徒,李红波有幸成为其中一员,获得了更多学习和进步的机会。
除了继续钻研业务,李红波还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那就是“关心下一代”。2018年5月,中建集团精准扶贫甘肃康乐县,成立了“中建康乐焊工技能培训班”,李红波就当起了老师,“好技术需要分享,需要更多人掌握”。为培养焊接人才,他为徒弟耐心讲解,手把手教授动作要领,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术。近年来,李红波与其他老师协作共完成了10批焊工培训工作,累积向钢结构制造厂输送近100名焊工,其中有20多人已成为制造厂的骨干力量。
焊花飞溅、弧光闪闪,李红波与焊花相伴20多年,也获得了各种荣誉:16项技术标兵、5项京津冀片区焊接赛事奖项。他从农民工成长为了焊接冠军,兄弟们对他很是钦佩。
“农民工也要懂技术,技术好就不会被淘汰。”李红波说。
□本报记者 马超 通讯员 王东坡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