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第一批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单位,经过一年的实践,总结出了很多可务实、可推广的实操经验。”面对记者的采访,顺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高级技工学校校长崔俊荣脸上略显自豪。她告诉记者,“五个五”的工作经验,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创建形成的。“我们还一起探索出了培养人才的 ‘圆规模式’”。
什么是企业新型学徒制“圆规模式”?崔俊荣解释说,即以政府制定的制度、工作办法为旋钮,以企业为圆心,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半径,通过调整合作角度和紧密度,以坚实的课程体系为支撑,弹性调节培养内容、时间、授课方式,双方合力、共同画好企业新型学徒培养的“圆”。
何为“五个五”工作经验呢?崔俊荣介绍,“我们确立了服务企业的基本思路,转型五个要素,这是第一个‘五’。”崔俊荣说,他们将育人主体由学校转向企业、教学对象由学生转向员工、培训教材由单一教材转向多元教材、教学主体由学校教师转向双导师、教学场地由学校教室转向企业的车间。
于此同时,学校构建了五级对接模式,创建校企双轨交叉的高效工作机制。即在决策层级、日常指导层级、教学管理层级、教学实施层级、学员管理层级实现职责明确的、企校人员逐一对接,这便是第二个“五”。
在实践过程中,明确校企合作工作方向和内容。即校企共同沟通设计培养方案、共同制定管理制度、共同配置教学资源、共同开发培训课程、共同开展学徒培养,“五个共同是第三个‘五’,这是实现校企双元育人的核心内容,使企校双方能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崔俊荣介绍,他们聘请学校汽修专业组长郭海杰等16名骨干教师为企业新学徒制学校导师,聘请企业首席技师王志伟等12名企业技师作为企业专家导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岗位实践与课程开发工作;将企业培训教室、生产车间、大师创新工作室及学校理论教室、专业实训室等作为教学场地,以缓解学员的工学矛盾。
“ 为突破校企合作难点与重点,学校还在合作协议抓分工、开展调研抓问题、培养方案抓需求、培养过程抓方法、评价反馈抓监督上下功夫,在抓好五个关键环节的基础上,有急有缓、有轻有重地按计划、按节奏顺利完成新型学徒制培养任务。” 崔俊荣说,这是第四个“五”。
此外,该校还开发了五位一体教学课程,实现教学内容精准对焦。 崔俊荣表示,针对学员短板进行集中专业授课,针对企业文化进行内训授课,针对实际操作进行岗位指导,针对选修、鉴定进行远程教学,针对分散知识进行微课学习,使学徒打牢专业基础,提升综合素质。
“经过一年的探索与实践,企业新型学徒制不仅丰富了企业的培训课程,更完善了企业人才培养机制,得到了企业和职工的双重认可。” 崔俊荣告诉记者。
□本报记者 王路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