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海淀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在我们公司‘安了家’,公司内部发生的劳动纠纷就地就能快速化解。”海淀区某公司HR小侯这样评价。其实,海淀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以下简称“海淀区仲裁院”)利用流动仲裁庭,为辖区公司企业提供法律宣讲及上门调解,如今已经是第8个年头。这样的调解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坐堂办案”,从源头预防并化解劳动争议。
流动仲裁庭
源头预防劳动争议
10月23日下午,海淀区仲裁院两位仲裁员走进海淀街道办事处会议室,公开审理员工郑先生索要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及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一案。旁听席上,海淀街道所属企业的20多位负责人、HR在认真地聆听、记录。
海淀区仲裁院院长王春泽介绍,通过流动庭、公开庭、法律大讲堂等系列普法宣传活动,海淀仲裁已累计对8000多家企业、1万多人进行了培训,并通过发放仲裁建议书的形式规范企业合法用工,引导劳动者理性维权。
作为辖区劳动人事争议处理部门,海淀区仲裁院秉承调解与办案并重的理念,关口前移,将工作重心落在前端的矛盾纠纷预防上,重点对辖区企业做好法律宣传和培训工作,对减少劳资纠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旦企业发生争议,则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组织预防化解作用。
搭建三级网格
形成多元化调解格局
除了打好预防针,海淀区仲裁院还注重改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调解模式,融合了区、街镇、企业(高校)三级组织的力量,与区总工会携手成立了区调解中心派驻海淀区仲裁院工作站,为企业、职工搭建便捷调解服务平台。在仲裁分庭成立中关村多元化调解工作室,吸纳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咨询师、律师等社会力量参与调解,与军民融合产业园、外资协会协商建立调解组织,构建协调联动,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
海淀区仲裁院还致力于完善基层调解组织建设,成功建立各类基层调解组织74家,实现全区29个街镇调解组织全覆盖,并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著名高校及腾讯、同方、联想等典型非公企业建立调解组织。中关村街道、东升镇等一批街镇调解中心还被确定为全国及北京市乡镇(街道)劳动争议调解综合示范单位。
“互联网+调解”
创新争议调解工作方法
10月15日,马女士因与某科技公司发生争议,通过全国劳动人事争议在线调解服务平台提出调解申请。平台按照就近原则将该起争议分配给马连洼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中心调解员通过平台处理该起劳动争议,前后只用了5天时间,双方当事人只跑一次,就达成了和解协议。
“互联网+调解”可以实现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能有效地节省人力、物力、精力,同时还能极大地提升化解劳动纠纷的效率和质量。
作为“互联网+调解”首批试点之一,海淀区仲裁院已在全区街镇100%推广使用“互联网+调解”平台,实时监测调解情况,截至目前,海淀区仲裁院累计受理网上提交调解申请495件,已处理368件,调解成功250件,调解金额144万余元。
□本报记者 白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