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儿童青少年探索世界的重要感官,是沟通的渠道、指引的明灯、心灵的窗口。近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举办2019北京市中小学生“儿童健康 放眼未来”近视防控主题宣传活动。会上,2018年全市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发布,2018年北京市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7.3%,高于全国水平。
儿童青少年近视要有综合防控策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控局李筱翠处长指出,近视目前已成为儿童青少年主要的健康问题之一,低龄化趋势明显。青少年近视的防治,要建立干预体系,推进医教协同,实施社会、学校、家庭、学生、专业机构“五位一体”的综合防控策略,坚决遏制青少年视力低下势头。
李筱翠表示,国家卫健委将联合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建立青少年近视等学生健康问题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学生近视及相关危险因素监测,强化筛查和早期发现,提高儿科、眼科等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就医指导、规范配镜和后期随访治疗。
本市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于全国水平
北京市2018年儿童青少年近视现状及监测信息化主题报告显示: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于全国水平。
2018年北京市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7.3%,高于全国水平的53.6%。其中,6岁儿童为12.1%,小学生为38.4%,初中生为77.2%,高中生为83.3%。
按照国家要求,2019年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要在2018年基础上下降1个百分点,近视防控任务艰巨。
小学阶段是北京市近视防控重点年龄阶段。近视率从小学一年级的11.7%增长到六年级的65.7%。
普通高中学生高度近视问题凸显。高三学生近视率为90.2%,其中高度近视(600度以上)人数占近视人数的26.3%。
近视防控重点人群关爱行动“六条”发布
活动发布了北京市中小学生近视防控重点人群关爱行动“六条”,具体包括:
遴选一批近视防控示范点校
在全市遴选出第一批先行先试近视防控示范点校,落实近视防控措施,开展一项或多项近视防控关爱行动。逐步扩大近视防控示范校数量,使更多学生受益。
推进视力健康档案和健康管理信息化建设
市、区成立近视防控技术支持小组,学校建立健全视力健康管理工作网络。建立标准化、规范化视力健康监测网络,实现视力健康管理的信息化。
建设学生近视前瞻性研究队列
追踪评估学生近视发生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度,开展精准化干预和适宜技术研究,建立学生近视预警评价体系,控制近视新发或过快发展。
建立网络化眼健康教育体系,组织专家进校园
成立由临床医学、公共卫生、教育、传播和信息技术等领域专家组成的眼健康教育技术支持专家委员会,定期开展专业研讨,开发学生视力健康材料。
形成近视防控综合干预模式,实现“家—校—卫—体”联动
逐步建立近视防控综合干预模式,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建立“家庭—学校—卫生健康—体育”多位一体的学生近视防控体系。
研发有效保护视力措施,促进科研向应用转化
深化学生近视防控研究,研发有效保护视力的干预措施,方便学校、家长、学生开展近视防控。
★相关链接★
青少年近视预防
三步曲
早预防、早发现、早调理
早预防
家长可以自己记录并建立孩子的视力小档案。关注并记录孩子视力情况,便于在孩子眼部出现视力问题时及时有效的采取相应调理措施。
早发现
孩子假性近视的周期很短。妈妈们一定要学会通过细节判断孩子视力问题,才能做到早发现。出现以下几个行为时,很可能说明孩子视力已经出现问题,家长要带着孩子去做视力检查:
看物体时经常眯眼。近视引起的眯眼动作是眼睑轮匝肌收缩作用的结果。眯眼会使孩子眼睛周围肌肉过度紧张,引起酸胀疼痛等症状。
注意力不集中。孩子在学习,比如看书时,经常注意力不集中。孩子在逃避用眼疲劳给自己带来的精神上的压力,特别是当孩子不愿意或者无法表达时,家长一定要留意了。
贴近物体看东西。当孩子看物体时总要跟物体贴得很近,读书写字时常常抱怨屋子里的光线太暗时,要考虑到孩子可能患有近视。
经常歪着头看物体。一些患有早期近视的儿童常常会歪着头看物体。这是因为歪头看物体可以减少散射光线对视力的影响。
早调理
如果孩子出现了上述行为,妈妈要及时带孩子到专业的视力养护中心进行调理。绝大部分儿童、青少年的近视是由于睫状肌过度调节引起,这种过度调节通过放松肌肉后可恢复正常视力。
□本报记者 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