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职工信任的“调必成”
愿做职工的“幕后军师”
专业 贴心 温情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9年11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职工信任的“调必成”

常卫东
北京市常鸿律师事务所主任
 

“这么多年能为职工服务,虽然辛苦,但我感觉很有成就感!”常卫东律师感慨地对记者说。常卫东是北京市常鸿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北京市常鸿律师事务所主任,北京市劳动模范,1988年开始从事法官工作,后于1997年开始从事律师工作,常卫东律师所从事的法律工作与职工权益一直息息相关。2012年,常卫东律师和常鸿所律师团队开始参与到北京市总工会联动机制服务中,更加系统深入地为职工提供法律服务。

常卫东热心调解公益事业,一直是让各方信服的“调必成”。常卫东在工会调解机制中,曾成功为11位农民工进行调解争取了更多赔偿。这11位农民工曾陆续入职到北京一家建筑设备公司工作,担任塔吊司机。单位从没跟他们签订过劳动合同,并且长期拖欠工资和加班费。农民工到仲裁委申请仲裁,要求两家单位支付加班费、被拖欠工资、年休假工资、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等共计200万元。不久,仲裁委经过审理,裁决两家单位向11位农民工支付15万元赔偿金。劳动争议双方均不服,同时起诉到法院。其后,法院判决两家单位向农民工们赔偿各种费用53万元。单位和11位农民工不服均向二中院提起了上诉,为了打破11位农民工与两家单位的僵局,二中院将这起劳动争议案件委托给北京市总工会进行调解。

双方当事人第一次走进了工会调解室,由常卫东律师担任调解员。“当时双方情绪都非常激动,我采用了背靠背调解方式,给双方讲法律知识,讲这起案件的综合情况,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功夫不负有心人,双方终于作出让步。”其后常卫东又多次给当事人打电话做工作、当面调解,双方终于达成和解,农民工们拿到了65万元赔偿金。“看着农民工拿到了血汗钱,虽然整个调解过程曲折艰辛,但是我深深体会到了为职工提供服务的幸福感。”常卫东非常欣慰地告诉记者。

此外,常卫东律师多年坚持以“常律师信箱”的方式,针对职工群众关心的法律和维权问题进行解答。“常律师信箱”在劳动午报相关栏目中宣传相关的法律知识,针对劳动者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专业且生动的解答,深入浅出地将劳动方面问题给出专业的建议及见解。“这么多年来,职工提出了方方面面的法律咨询,我们都给予了认真的解答,也收到了不少的感谢,感觉以这样的方式为职工提供法律服务,很有成就感!”常卫东激动地对记者说。在常鸿所的微信公众号平台中,常卫东也坚持宣传普及与劳动法相关的法律知识。常卫东还在公号里提供了联系电话,免费为劳动者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

“在法院工作的时候,通过审理和职工权益案件,我深知职工维权的艰辛。做律师以来,更是亲身感受到了职工利益被侵害后的无奈。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尽自己所能,参与到依法维护职工权益的队伍中,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感觉很荣幸!”常卫东深情地说。

□本报记者 余翠平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