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姜老师”的安监教学经
晏杰:在工会工作中找到价值感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9年10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姜老师”的安监教学经
——记昌平区城南街道安全检查队专职安全员姜玥珲
 

姜玥珲是昌平区城南街道安全检查队的一名专职安全员。说起姜玥珲的名字,在辖区内很少有商户知道,但你要是问起是否认识“姜老师”,却有很多人会扬起笑脸,连声说认识。

“哦,我知道,就是小微企业评审前,给我们开会讲课的那个人。”“我知道她,我有她电话,你们有什么要问的,直接问她就行。”……在现在一切以安全为第一位的前提下,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不忘初心的安全守护者,有了这些尽职尽责坚守岗位的安监人,百姓的一方平安才有了保障。

耐心细致讲解

赢得商户支持

“2015年1月1日,我有幸成为了北京市公开招聘的第一批专职安全员队伍中的一员。”姜玥珲告诉记者,刚入职时,她的脑海中只有一些法律条文的模糊记忆,对于现场的检查,可以用“零”来形容。与此同时,在商户们的眼中,“安全员”这三个字也是异常的陌生。

上岗的这几年里,除了进行日常的安全检查外,姜玥珲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协助老师对辖区内的小微企业进行安全评审。这一项工作着实让姜玥珲和同事们为难了一阵子。

刚接触评审工作时,队里的每一个人都是茫然的。“虽然听了老师的细致讲解,跟着老师一起参加了现场评审,可每一次都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只能在旁边站着。”姜玥珲回忆着说。

有时,队员们也在私下里说:“让咱们来干什么呀,什么都不懂。”几次下来,大家的干劲儿快没了,甚至觉得这就是浪费时间。

看到这个情况,姜玥珲开始想办法,她要来了评审老师的联系电话,遇到不懂的就打电话咨询;同时利用午休时间、下班时间,潜心学习评审的细则,并根据企业类型进行了分类整理。

在后期的评审工作中,姜玥珲边学、边看、边问,用最快的速度了解了评审的重点及重要性,为以后的小微企业评审的准备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她不光自己学,为了让更多的商户了解小微企业评审的重要性。姜玥珲还请检查队牵头,将部分辖区内的商户分批组织起来,进行小微企业评审的宣传和讲解,让大家充分、直观地了解评审的重要性和意义,以此消除大家因对评审工作的不了解而产生的抵触情绪,提高了商户评审的积极性。

直到现在,姜玥珲还会经常接到企业关于评审的咨询电话。每一次她都会耐心地给对方讲解,直到对方说:“好的,我明白了。”最后,她总不忘加上一句:“有不知道的,给我打电话。”

“有时,大家也会开玩笑地叫我‘姜老师’,那时我心里真的会涌出那么一丝丝的骄傲!”姜玥珲笑着说。

凭借着姜玥珲这份耐心,区域内的安全检查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商户的认可。“一直担心你们不好打交道,可没想到你们的态度会这么好,下次再来办事我可就不发怵了。”一位企业负责人曾经笑呵呵地对姜玥珲说。

很多以前见到“安全员”来了就立即关门的商户,现在都会远远地就主动跟姜玥珲招呼。

成为优秀宣讲员

传播更多安全知识

“都说学海无涯,可我一直认为,盲目地学习不如有方向地进步。”说这话时,姜玥珲神情严肃。

昌平区城南街道安全检查队共有18名队员,大部分都是而立之年的年轻人,作为队里的“老人”,姜玥珲十分注重提高自身水平。

早在加入安监队伍的第一年,姜玥珲就用业余时间考取了注册助理安全工程师资格证书。她还利用闲暇时间将单位组织的现场授课的相关内容整理成文档,供队员们学习使用。

凭借着过硬的业务以及这份好学的精神,2017年下半年,队里派姜玥珲做职业卫生宣讲工作。这次,她顺利通过比赛,进入了前80名,成为了昌平区级的宣讲员,获得了期盼已久的高端培训的机会。

“培训是每10个人为一组,共8组,而我被分到了人人羡慕的第一组。”姜玥珲说,短短的几天培训,让她受益颇深。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及自身的努力,在第二次的宣讲比赛中,她成功晋级前25名,成为了市级宣讲团的一员。

2017年9月,姜玥珲参加了市级宣讲团巡回宣讲,走进了昌平、延庆的多家企业,听众反响热烈。11月,她更是带着这份执着走进了宣讲光盘制作的录制现场。

2018年9月,姜玥珲受邀参加了由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2017-2018年度北京市职业安全健康宣讲员汇报宣讲暨表彰大会”,成为市级优秀宣讲员。

“对我来说,这是一件特别光荣的事情,一切的付出、努力、执着,都是值得的。”姜玥珲说,这里面包含着真诚与执着,敬业与奉献。

身为军嫂

毅然扛起家庭重任

姜玥珲是一名军嫂,她的爱人常年忙工作,家里的事指望不上。这也就意味着除了工作外,姜玥珲还肩负着照顾老人,教育孩子的重任。这一份艰辛,只有她自己能够体会。

有一次,她外出检查,当刚检查到一半,姜玥珲就接到了家里的电话。在电话中,母亲告诉她,父亲上厕所时突然动不了了。母亲怕耽误她工作,在家等了半个小时,希望父亲能恢复正常,可半个小时过去了,父亲还是动不了,这才赶紧给她打电话。

听了母亲的话,姜玥珲心急如焚,可检查工作进行了一半,按规定,检查时必须有两人在场,如果自己走了,之前的工作就白做了,影响了检查进度。

她向队里说明了情况,并坚持完成了对那家企业的检查工作,这才请假往家里赶。在回去的路上,她联系了急救中心,希望能用急救车将父亲接到医院。可急救中心告诉她,现在没有车,需要等之前的车回来,才能再派出去,具体要等多久,他们也不确定。

姜玥珲到家时已经是中午了,她打算自己送父亲去医院,可她只有90多斤重,根本就背不动150多斤的父亲。她着急地想找小区的保安帮忙,可找来找去,竟一个保安都没找到。

在那一刻,一向坚强乐观的她哭了,无助地哭了。可哭不能解决问题,她擦擦眼泪,决定自己把父亲带下楼。她让父亲趴到自己的背上,虽然背不起来,但可以作为父亲的支撑,又让母亲扶着父亲的腿,一步一步蹭到了楼下。

终于到了医院,她带着父亲做了相关的检查,并办理了住院手续。直到所有手续都办完了,她才找个角落偷偷地哭了起来,哭完后,姜玥珲拨通了爱人的电话。

电话那头沉默了,爱人知道姜玥珲的那一份不易,可这时,姜玥珲忽然笑着说:“没事,我能搞定,别想那么多。”

“我是军嫂,就应该扛起、也有责任扛起这份家庭的责任。”姜玥珲说。

□本报记者 刘欣欣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