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改变国内金属围护领域商业模式
张翔:给药片“穿”上漂亮外衣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9年10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改变国内金属围护领域商业模式
——记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爱森
 

备受瞩目的大兴国际机场中宛若“凤凰展翅”的航站楼早已被世人熟知。每每有人提到这个精美的建设工程,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爱森的心里都有说不出的自豪。因为,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熠熠生辉的金属屋面,正是他倾注大量心血,率领公司员工共同参与完成的。

从只有十几个人的创业小公司,到现在拥有134项专利、在沪市主板成功上市的专业企业,刘爱森跑出了一条创新引领企业发展的路。近年来,他先后获得了首都劳动奖章、第五届北京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不久前,他还在第五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上,荣获“优秀建设者”称号。

改变服务模式 打破国外企业行业垄断

20年前,金属围护系统作为国际主流建筑方式,逐渐在国内兴起,而国内金属围护系统行业市场却被外资企业牢牢占据。面对这一形势,刘爱森凭借在国外从事金属围护系统设计所积累的工作经验,于2001年在北京创立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金属围护系统的产业发展。

“我们创业的前六年最难,虽然我们有好东西,但是改变人们的认知很难,让业内认可更难。”刘爱森介绍,从十几个人、200万元注册资金的小公司做起,他开始了一点一滴的积累。

“那个时候,这个行业都是被外资企业把持,但是他们只做单一产品,模式比较简单。为了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摸索出了集咨询、设计、制造、安装、售后五位于一体的综合服务模式,彻底改变了国内金属围护领域的商业模式。”刘爱森说。

记者了解到,刘爱森的企业成立之初,当时通信领域巨头诺基亚落户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计划建设代表全球最高技术水平的金属围护厂房,招标公告发布后,包括20多家外资企业在内的众多企业都参与了竞标。刘爱森的企业凭借五位一体的全新服务模式,成功中标了这一项目。此后,通过不断的技术探索和创新,到2006年,刘爱森的企业在工业厂房金属围护领域站稳脚跟,不断扩大在国内的市场份额。

转型多路发展 金融危机中找到新机遇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积极应对,将4万亿元资金投入到公共建筑领域,一大批机场航站楼、高铁火车站、大型展览馆获批建设。

原本根植于工业建筑领域的刘爱森,看到了新的发展机遇,于是将目光投向公共建筑领域,并带领企业转换发展重点。为了快速掌握公共建筑金属围护系统相关技术,刘爱森带队到国外考察,引进先进的装备和技术,并不断改良与创新,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为了争取更多的工作时间,刘爱森每天坚持早上六点起床,早早到公司处理公务,晚上也经常最后一个离开公司,他经常奔波于业务一线、生产一线,没有休息日,没有节假日。在重大项目抢工期间,他会时常出现在现场。在重大项目签约时,他会坐镇指挥。他常常出差回来就直奔公司,带领公司中高层开会学习,并亲自为基层员工讲课。

刘爱森就是凭借这样的奋斗精神,他的企业逐步在行业内实现了技术领先,并成为了金属围护行业内横跨工业建筑和公共建筑两个领域的专业服务商。

2016年12月,刘爱森的企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随后企业业务向环保领域拓展,通过“引进、融合、创新”的方法,在获得专利技术、打造专业团队的同时,大力实现环保设备制造国产化,为企业跨越式发展打下基础。

创新技术领路,关键技术超越国外发达国家

刘爱森把创新作为企业进步的驱动力,不断打造企业竞争实力。“从2001年开始创业,到2008年做到在国内本行业市场占有率最高,我们依靠的就是技术创新。”刘爱森说。

作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领路人,刘爱森也参与了多项核心技术研发,彻底解决了虹吸现象导致漏水隐患、台风等极端天气抗风揭隐患等多项行业难点和痛点问题,其中大跨度金属屋面生产与施工关键技术,不仅在国内处于领先,还超越了部分发达国家的技术能力。

为了支持创新,刘爱森始终重视专业知识与经验的积累,一方面他自己积极加强专业和管理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组织公司高管在中欧国际商学院、北京大学等院校深造学习,并且选送优秀员工和先进个人到高等院校进行培训教育,提升团队的整体素质水平。

今年7月,刘爱森的企业开展与国际一流材料学科院校北京科技大学战略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我希望通过院士、长江学者、高级知识分子等学科带头人的智慧,帮助我们的技术研发水平往更深层次发展,研发不能仅仅停留在改变各种材料性能的组合,更应该以材料本质出发,研发出性能更好的新型材料。”

目前,刘爱森的企业拥有专利134项,其中发明专利38项、实用新型专利82项、外设设计专利14项,同时,还是北京市知识产权示范单位、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北京市专利示范企业、工信部发布的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试点企业。

企业成功秘诀,办受人尊重的大家庭式公司

刘爱森经营的企业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发展到如今千人规模沪市主板上市企业。经常有人跟他讨教成功的“生意经”。每到这时,他都会坦诚地告诉对方,要重视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意义重大,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凝聚企业全员力量,引导全员向着推动企业发展的共同目标奋进。”刘爱森说。

创业之初,刘爱森就意识到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于是他提出了“成为受人尊重的大家庭式公司”企业愿景,并以“诚信、敬业、关爱、创新”作为企业核心价值观。

多年来,刘爱森始终践行企业文化,跟随他一起创业的老员工不曾有一人离开。企业也以人才为发展动力,多渠道引进高端人才,同时更注重人才储备,坚持每年招收超过20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刘爱森还大力支持公司组织方面的建设,支持公司成立党支部和工会,并带头积极参与党组织和工会开展的各项活动。

2016年,在他的倡导下,企业成立了“员工爱心基金”,刘爱森本人率先捐款300万元,开设专用账户进行严格管理,用于员工及其直系亲属出现意外时之急需,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

此外,刘爱森还多次为家乡的学校和道路建设捐款,并为贫困员工及社会困难人士个人捐款超过150万元。截至目前,他个人参与的公益事业已经累计捐款超过450万元。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企业家,我要听党话、跟党走,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新共赢,回报社会。”刘爱森说。

□本报记者 陈曦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