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生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天上不会掉“馅饼” 有的只是“陷阱”
老年人养生重在心态平和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9年10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上不会掉“馅饼” 有的只是“陷阱”
警方提示:中老年人谨防电信网络诈骗 确保自身财产安全
 

老年人由于情感、认知和家庭等多种因素,容易上当受骗。近年来,退休老年人的诈骗案件不断高发。有权威调查显示,中老年人已成为电信网络诈骗、传销、谣言、食品问题等各类违法犯罪的主要目标人群。北京警方梳理出几种近期较为突出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类型,提醒广大老年群众提高警惕,确保自身财产安全。

冒充网络购物平台客服

此类案件中的诈骗分子从非法渠道获取了事主网购信息后,冒充卖家的客服人员给事主打电话,告知事主货物存在质量问题,要求事主加微信或其他联系方式指导事主进行“退款操作”,然后诱骗事主登陆虚假网址并填写银行卡账号及密码信息,诈骗分子在掌握了事主的银行信息后盗刷事主银行账号内资金。

民警提示:购物网站出现退货情况时,钱款都会直接退回至付款账户,不会要求事主通过其他方式进行退款操作。当接到自称是网店卖家客服人员电话或消息时,不要添加购物网站之外的联系方式,如有异议要在购物网站内部查询官方联系方式进行咨询,不要通过网络搜索到的电话号码进行联系,防止上当受骗。

办理无抵押等贷款

此类案件中的诈骗分子冒充贷款公司工作人员向事主拨打电话,询问事主是否需要贷款并称可以办理无抵押、利息低、额度高、放款快的贷款业务。待事主同意办理后,让事主按照要求进行虚假申请贷款操作,之后告知已经申请成功,并将虚假放贷信息发送给事主,要求事主支付一定金额的手续费到指定账户以激活交易。待诈骗分子成功骗取事主手续费后,便不再与事主联系。

民警提示:申请贷款要通过正规金融渠道办理,不要盲目相信陌生来电。凡是在放贷前以任何理由收取费用的,都是诈骗。

网络冒充熟人诈骗

此类案件中的诈骗分子在盗取了事主的QQ号码后,浏览QQ里的聊天记录,判断好友与事主的关系,然后打着事主的名义以各种理由要求好友转账汇款。

民警提示:遇到通过QQ或微信等社交平台要求转账汇款时,一定要通过其他途径进行核实,确认无误之后再进行转账汇款。当QQ或微信等社交账号有新好友申请的时候,即使头像和名字是认识的朋友也要通过其他渠道进行核实,确认无误后再加为好友。

北京市反诈中心提示广大群众,预防电信网络诈骗要做到“三不一多”,即: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在发现被骗后要及时报警,并按照公安机关的要求,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配合公安机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相应工作。

免费邀请“健康讲座”

此外,北京警方介绍,随着年龄增大,身体机能退化,老年人在生理、心理上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一些不法商家借此趁虚而入,通过免费邀请老年人参加“健康讲座”,或者在老年人多的地方经常和老年人聊天,时不时的开展活动赠送一些小礼品,向老年人推销所谓的“保健品”,甚至“包治百病”,从而达到敛财的目的。

民警提示:不法分子则伪装成保健品“推销员”抓住老年人“长寿”“害怕生病”“不愿去医院”等心理,夸大保健品效果,经常扮成“义诊”医生,免费测量血压等,说有“疾病”趁机向老年人推销保健品。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来的只是“陷阱”。老年人生病后,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要相信正规医院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注意个人看病信息资料保密,购买药品要到正规的药店购买并看是否有国家药字号、健字号、食字号批文,千万不要相信保健品药品等虚假宣传,贪图小便宜。遇到此情况请及时报警。

□本报记者 闫长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